一、采砂權合同行政訴訟的原則是什么?
1、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1款的規定:“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行政訴訟法的上述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這一規定,也是《憲法》第126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有關規定在行政訴訟中的具體化,行政訴訟活動必須遵循。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行政訴訟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以法律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
3、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由此確立人民法院通過行政審判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的特有原則,簡稱合法性審查原則或司法審查原則。合法性審查包括程序意義上的審查和實體意義上的審查兩層涵義。程序意義上的合法性審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實體意義上的審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不審查抽象行政行為,一般也不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理進行審查。就是說,這是一種有限的審查。
4、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這一規定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法制原則,在行政訴訟中的具體體現。在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中,一方是行政主體,它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處于管理者的主導地位;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他們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處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從屬性行政管理關系。但是,雙方發生行政爭議依法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后,他們之間就由原來的從屬性行政管理關系,轉變為平等性的行政訴訟關系,成為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原告與被告的訴訟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二、行政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的相關規定,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它對保障一個國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確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利免受行政權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收到一定的處罰,那么如果對相關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不認同時,公民也是可以提出行政訴訟的,行政訴訟也是公民維護自身權益的保障,它也是一個國家建立起法治社會以及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武器,任何的企業和公民都不可以隨意剝奪此項權益。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行政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1-11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