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確認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或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定、證明(或證偽)并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例如公安機關進行戶口登記,公證機關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的公證行為,技術監督部門對于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認定等,都屬于行政確認。
二、行政確認和行政許可的區別有哪些?
1、行為對象不同。行政確認是指對行政相對人既有法律地位、權利義務的確定和認可,主要是指對身份、能力和事實的確認;行政許可的行為對象是許可行政相對人獲得為某種行為的權利或資格。一般來說,前者是業已存在,而后者是許可之前不得為之。
2、行為的法律效果不同。行政確認中未被認可的行為或地位將發生無效的結果而不適用法律制裁;而在行政許可中,未經許可而從事的行為將發生違法后果,當事人將因此受到法律制裁。即前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對今后僅是一種預決作用;而后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后及性,不具有前溯性。
3、所為的意思不同。行政確認行為表明行政主體的態度是對某種狀態、事件、物或行為予以法律上的承認、確定或否定;而行政許可行為則是行政主體在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和判斷的前提下,對申請是否予以準許或同意的行為。
4、行為性質不同。行政確認屬于確認性或宣示性行政行為,它僅表明現有的狀態,而不以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為目的。行政許可,從其正常狀態(即批準)而言是建立、改變或者消滅具體的法律關系,是一種形成性行政行為。
5、內容不同。行政確認行為的內容具有“中立性”,它并不直接為當事人設定權利或義務,對當事人是有利還是不利,取決于確認時原已存在的法律狀態或事實狀態;而行政許可行為則是一種授益性行政行為,它直接為申請人授益。
6、方式不同。行政確認既有依申請的確認也有依職權的確認;而行政許可則只能是依申請才能發生的行政行為。
7、表現形式不同。行政確認一般只能以證書形式出現;而行政許可的表現形式盡管以書面的形式為主,但也存在口頭、默示等許可方式。
某些事物或行為,經過行政確認以后就表示在法律層面上是受保護的,其實行政確認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就比如考駕駛證的時候,相關的考試都合格了車管所才會出具駕駛證。
行政確認包括哪些事件進行辦理
行政確認行為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行政確認屬于什么行政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釋期間發現新罪怎么處理,發現漏罪怎么判刑
2021-01-16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