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濟是指當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行為的侵害后,有權的國家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各項救濟的法律制度。在法治社會,國家機關都需要在權責統一的原則下來處理社會公共事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公共利益需要得到維護。維護公共利益的途徑非常多,而這當中,最具法律權威性的就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依法向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由復議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對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審查。通過這種描述我們可以得知,行政復議主要是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進行雙重審查,并且行政復議是一種行政內部監督的形式,是行政體系自我糾錯的一種方式,行政相對人通過申請侵權行政主體的上級單位來進行審查,所有救濟程序都發生在行政體系內部。同時由于行政復議帶有明顯的程序性和法律權威性,所以行政復議也帶有一定的司法性,但本質上并非司法行為。如果在考試當中出現行政復議的相關考題,考生必須對行政復議的本質要理解清楚,這是一種行政內部監督的形式,被侵權人需要去申請侵權行政主體的上級單位來進行行政復議,不需要去牽涉到立法、司法、監察機關,這也就是很多考生俗稱的“找爹”來主持公道。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照法律法規對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的司法活動。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行政訴訟是一種典型的司法活動,并且是由人民法院來進行的專門活動。行政訴訟就是過去很多百姓俗稱的“民告官”,將侵權的國家機關直接起訴至人民法院。所以行政訴訟是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線,這種司法判決具有極強的法律權威性和終局性,各方都必須尊重和遵守。那么,考生在做到行政訴訟的考題時,一定要明確將其與行政復議區分開。行政訴訟并非是尋求行政機關來維護公共利益,而是尋求人民法院來維護公共利益。同時,人民法院的判決結果具有一定的終局性,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原則為兩審終審制,即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后即告終結,不可以再尋求復議或其他形式來否定人民法院的司法判決效力。但是行政復議的結果雖然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當事人不服,可以再另行提起行政訴訟。
最后,雖然說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行政救濟的方式,但是二者具有很大的區別,也并非是必然聯系。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行政復議之后當事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但是行政訴訟判決作出后,當事人即使不服,仍不能提前行政復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