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股東有時僅將自己所持股權中的一項或多項權能(如分紅權、表決權)轉讓給他人。權能可否分別轉讓問題要進行具體分析。
就分紅權而言,股東可將自己在特定期間(包括公司存續期間)內的分紅權讓渡給他人。例如,股東可與他人達成協議,將自己的全部分紅或分紅中的特定比例轉讓(包括贈與)給其他股東或股東外的第三人。分紅權具有雙層涵義:一是抽象股東資格中的特定權能,即抽象的期待權;二是經由股東會分紅決議而轉化為債權的民事權利。雖然從理論上說,股東有權處分雙層涵義上的分紅權,但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紅權僅限于債權化的民事權利。
就表決權而言,股東也可將自己在特定期間內的表決權讓渡或處置給他人(包括設定表決權信托)。根據新《公司法》第43條,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梢?股東雖然持股比例高、但表決比例低,或當事人雖貴為股東、但不享有表決權的現象均屬正常。當然,表決權的買方(包括受托方)在行使表決權時應依法行事,恪守誠實信用原則,其行使的表決權不得逾越有權處分股東的表決權范圍。
實踐中,有些控制股東將其出資取得的部分股權贈與對公司具有特殊貢獻的高管或技術骨干,同時明確此種股權的受贈人只能行使分紅權,但不得享有表決權、轉讓權,此類股權亦不得繼承。此種做法中的贈與財產與其說是股東資格或股權,不如說是股權中的分紅權;至于股權中的其他權能仍然操諸贈與人之手。這一做法應屬有效。至于此種做法應載明于公司章程,抑或贈與人與受贈人之間的協議,均無不可。
并非所有股東權利皆可自由讓渡。股東依新《公司法》第35條享有的優先認繳出資權即其適例。該股東權利的行使以股東資格存在為前提,倘若第三人不存在股東資格,則其是否有權優先認繳出資有賴于其他股東是否同意。股東代表訴訟提起權也不得脫離股東資格而轉讓。因為,新《公司法》第152條規定的股東代表訴訟提起權亦以股東資格之存在為前提。第三人既缺乏股東資格,自然無權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此外,禁止股東代表訴訟提起權之單獨轉讓有助于預防不肖之人濫用股東代表訴訟對公司或他人“敲竹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食物中毒一般賠償多少
2021-03-14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