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一:召開會議罷免或開除其他股東。公司成立之前,幾個投資人之間往往是志同道合而又相互信任才決定一起籌資創業的,但公司成立以后,在合作的過程中沖突與矛盾難免,有的股東會做出背棄入股協議的行為,比如不按約定履行出資義務,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造成損失,私自侵占公司財產或者抽回出資等等。其他股東對該股東的行為忍無可忍,一致決定要把這樣不守信的股東趕出公司,于是通過召開股東會或董事會的方式形成決議罷免或者開除該股東。這種錯誤的做法其實是混淆了合伙企業與公司的區別。如果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有上述違法行為,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后有權決定將該合伙人除名退伙,但是作為公司出資人的股東,其股東資格是不能被任何人剝奪的,除非他自己不愿當。股東會或董事會開除股東的決議不發生法律效力。公司有權開除員工,股東會可以罷免董事、監事,董事會也可以另聘經理,對發生違約或違法行為的股東,其他股東以及公司只能追究其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任何組織或個人卻不能將該股東開除。
誤區之二:公司成立后股東撤資或者退股。有的股東投資以后不愿在公司繼續當股東了,想把當初投入的股本拿回來,其他股東以及公司也同意其撤資或退股,于是就跟公司或其他股東達成了撤資協議。雖然內部已經協商一致,但這卻違背了公司法,同樣也是無效的。因為我國公司法采取法定資本制原則,股東抽回出資或者退股都會導致注冊資本的減少,這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公司法》第36條規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公司法》第75條規定只有在三種情形下,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向公司主張出資回購請求權:(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所以,公司一旦成立,除非屬于三大法定退股事由之一,股東不得抽回股本也不能要求公司退股,只能向他人轉讓股權。
誤區之三:不論公司盈虧如何,股東只拿固定回報率。考慮到經營風險,有的股東在投資公司時猶豫不決,不知道能不能賺到錢,邀請他投資的其他股東一方面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急于盡快籌資讓公司早日成立,往往會向猶豫不定的投資人做出投資回報率的承諾,保證一年給對方多少固定回報率,并且簽訂了書面協議。這么做只能算是股東之間的內部約定,不能約束公司,也不能保證投資人規避投資風險。這其實是混淆了股東和債權人的區別。債權人可以與公司約定固定回報率,這個回報率就是利息。利息只要不超過法律規定的最高限額,債權人是可以要求公司到期按時還本付息的。而作為公司的股東,其收益是對公司未來經營利潤的分紅。公司將來的獲利狀況具有不確定性,所以股東是否有分紅以及分紅多少是不確定的,任何關于股東固定回報率的約定只是寫在紙上的安慰信而已。
誤區之四:股東是公司的主人,公司的錢就是股東的錢。一般公眾產生這樣的常識性誤解,是忽視了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股東雖是公司的老板,但是股東和公司各具有法律上獨立的人格,在財務和資產上二者是嚴格分開的。《公司法》第3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股東將資產投入到公司以后,那份資產的所有權人就由股東變成了公司。因此,公司財產屬于公司自己,而不是股東,只有等到公司注銷關閉之時,公司資產經過清算還債程序以后才算是股東的錢。同樣的道理,公司的主人翁也不是股東,而是公司自己。《公司法》第4條:“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任何濫用股東權利的人,如果將公司資產當作自己的財產占有或者使用,公司或者其他股東有權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
誤區之五:股東永遠承擔有限責任。依照《公司法》的規定,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責任,股東均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或者認購的股份承擔責任,這就是股東的有限責任。也就是說股東的投資損失最多就是他的本錢——股本,如果公司發生資不抵債,通過破產清算程序注銷關閉就行,損失由債權人來承擔,股東再另設一家公司就完全可以東山再起。可見,有限責任制度對股東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想要讓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前提是保證公司的獨立性,否則債權人就有權請求法院揭開公司面紗否認公司的獨立法人人格,讓股東對無清償能力的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這樣,就需要股東拿全部家庭財產或者個人財產來承擔債務。常見的會導致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有: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不分家;一人組成多個公司,各個公司表面上獨立,但實際上財務不分、人員不分、資產不分;股東未履行足額出資義務,出資存在瑕疵或者抽逃出資等等。《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上述規定是對股東行使權利的基本義務。本著權利和義務相對應的原則,公司股東在享受各項權利的同時,負有正當行使權利的義務。筆者將股東的基本義務概括為“一個應當,二個不得”:“一個應當”是說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二個不得”是說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曉律師為正義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法學碩士,北京律師協會會員,擅長代理各種刑事辯護申訴案件、死刑復核案件,以及婚姻繼承、合同糾紛、交通事故案件等。張曉律師具有較強的法學功底、文字、口頭表達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案件中快速找到切入點,多年來潛心研究刑事辯護業務,積累了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執業至今,已辦理過多起北京乃至全國重大社會影響力刑事案件。曾為多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做過罪輕、無罪辯護,大多數被告人經張律師辯護后都得到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包括多起涉及貪污受賄、販賣毒品、故意殺人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申訴、死刑復核案件工作,最終為當事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法院采納了律師的辯護意見對被告人做出無罪或罪輕判決(肖某尋釁滋事案、索某某猥褻兒童案),并有多起死刑復核案件最終沒有被最高院核準死刑(趙某某故意殺人案、延某制造毒品案等)。張律師每接一起刑事案件,都能深深體會到犯罪嫌疑人親友的不安和無奈。刑事案件關乎到犯罪嫌疑人的自由乃至性命,關乎到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關乎著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的信任和期許,辯護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
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房屋拆遷,營業房怎么定性
2020-12-15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拆遷補償款與評估公司該如何確定
2021-03-23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