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變管轄案件的拘留羈押期限應如何計算
強化刑事案件各訴訟階段羈押期限的監督,切實保障在押人員不被違法超期羈押,是法律賦予檢察監督機關重要職責。它不僅有效維護了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確保法律的公正、正確實施,也是社會主義人權觀念在監管環節的重要體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就各訴訟階段羈押期限所作的明確規定,對案件的順利訴訟起了絕對的保障作用,給檢察機關檢察監督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使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權利得到了合法保護。但在實踐中,由于少數執法單位對法律規定的理解或認識的差異,對某些訴訟環節中出現的個別特殊案例羈押期限的計算出現了偏差,使在押犯罪嫌疑人在同一訴訟環節,同一羈押地,其羈押期限卻被雙重計算,造成了實質上的超期羈押。主要表現在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案件臨時改變管轄,其羈押期是從原管轄地公安機關拘留時間算起,還是從改變管轄后的公安機關拘留時間計算?對此類特殊現象法律并未作詳細的規定或解釋,致使執法機關和檢察監督機關在具體操作中缺乏統一標準。
近期發生的一起案例在刑事拘留階段羈押期限計算方法上就存在爭議,使在押嫌疑人實際被羈押時間超過了法定最長期限。犯罪嫌疑人葛某某(男、27歲,住安徽省定縣高塘鄉)在江蘇省太倉市打工期間因涉嫌盜竊被太倉警方立案,并在網上通緝。2006年4月9日定遠警方依據太倉市公安局《拘留證》將其抓獲,臨時羈押于定遠縣看守所。經審查葛-犯在此之前在居住地也有盜竊嫌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關于地域管轄原則,經協商太倉市警方將案件移送定遠警方管轄。定遠縣公安局于4月26日開出《拘留證》重新向其宣布刑事挽留。至5月8日,葛-犯實際羈押已達到《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拘留階段規定的三十日期限,但公安機關既未按程序移送檢察機關審查批準逮捕,也未對其變更強制措施。認為該案羈押期應從4月26日重新拘留時計算,未超過法定羈押期限。筆者認為,此做法是錯誤的,其行為已造成了對在押人員的超期羈押,檢察監督機關應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二、刑拘轉“寄押”應屬超期羈押
長期以來,實踐中對勞動教養案件的處理,大部分都由公安機關依勞動教養有關法規報送上級勞動教養委員會審批決定。由于現行勞動教養法規對該類案件辦案和審批期限無法律規定,造成未決勞動教養案件久拖不決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對刑事拘留的嫌疑人擬作勞動教養處理的案件,公安機關在刑拘法定期間內或期滿后將案件材料報上級審批決定勞動教養,部分案件在刑拘期滿后仍不能作出勞動教養決定。于是公安機關在等待審批過程中對被刑事拘留的嫌疑人以“寄押”名義繼續關押,導致被刑事拘留的人刑拘期限超期。筆者認為,這種刑拘轉“寄押”的關押應屬超期羈押,理由是:
刑事拘留是公安、檢察機關在緊急情況下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依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是一種訴訟行為,目的是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本身不具有懲罰性。而勞動教養是對被勞教的人實行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對違法或輕微犯罪行為的人實施的行政處罰。前者是訴訟行為,后者是行政處罰,是有根本區別的。將嫌疑人刑事拘留,依刑訴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有嚴格的期限,在此規定期限內認為拘留不當或不能提請逮捕的,期滿后仍繼續關押等待作其他處理,均違反了刑訴法的規定,是超期羈押行為。用刑事拘留轉“寄押”來換取勞動教養的辦案和審批時間,顯然是一種變相的超期羈押,嚴重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在對行為人刑拘期滿后不能進行下一刑事訴訟階段,擬作勞動教養處理的案件,應當先解除刑事拘留,然后依照有關勞動教養的行政法規對行為人進行處理。
三、中國刑事拘留適用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超期羈押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而其起點就是刑事拘留措施,本文擬從制度構建的角度,分析拘留措施的適用問題。
(二)、刑事拘留的性質
1、拘留是為了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即拘留是一種保障性措施,而非懲罰性措施。
2、拘留適用的緊急性、短期性。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拘留的期限為24小時,可見拘留為一種緊急措施,非緊急情況不可適用,如需適用,時間要盡可能減短。但是,我國還規定了大量拘留延長的“例外情況”,然而實踐中,例外已經和原則發生了替換。
3、拘留適用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由于拘留是一種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刑事強制措施,其適用必須經過嚴格的程序審查。這也就是西方法治國家的司法令狀原則。
4、侵益性。拘留的行使,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權和國家公權力的尖銳沖突,應由法律嚴格規范,避免錯拘,亂拘。
(三)、中國刑事拘留的制度缺陷
1、拘留決定的主體屬于公安、檢查機關。
由于沒有中立的第三方對拘留行為是否適當進行審查。在實踐中,往往只要公安機關認定了犯罪嫌疑人,幾乎都可以直接適用拘留。
2、對拘留適用條件的規定操作性不強。
如,刑事訴訟法第61條(4)有毀滅、偽造證據或串供可能的……幾乎已經將所有情況包括在內,公安、檢察機關可以依此類條款任意裁斷拘留。
3、拘留期限的延長過于隨意。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顯而易見的,拘留期限的延長,完全掌握在公安機關手中,可以依偵查,訊問的需要而隨意適用。
4、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來說,缺乏適當了救濟途徑。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相關知識。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如果審理案件的法院改變之后,那么對于犯罪嫌疑人的羈押期限的算法是有所變動的,這個需要具體問具體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各執一份有效嗎
2021-02-282020交通事故索要醫療賠償要注意什么
2021-02-02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往年贍養費能追訴嗎
2021-03-12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