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近些年來,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呈上升趨勢。但在這類案件中,有許多原告起訴所依據的技術方案經審查達不到商業秘密應具備的標準,訴訟請求因此而被駁回。本文就商業秘密的定義及構成要件進行了分析,繼而根據商業秘密侵權的特性探討了侵權行為的構成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
[主題詞]
商業秘密侵權訴訟
[正文]
近些年來,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呈上升趨勢。但在這類案件中,有許多原告起訴所依據的技術方案經審查達不到商業秘密應具備的標準,訴訟請求因此而被駁回。當事人對自己研制多年,投入了大量物力、財力后形成的技術成果沒有被認定為商業秘密,不理解,有異議,一些法官對商業秘密的判斷標準也理解得不盡相同。在此,筆者就商業秘密的侵權訴訟淺談一二。
一、什么是商業秘密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的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中列舉了商業秘密包含的項目:設計、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管理決策、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等方面。根據上述規定,商業秘密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技術信息,主要指工業生產方面的技術秘密,包括技術水平、技術潛力、新技術前景預測、新技術影響的預測等;另一類是經營信息,包括新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及如何開辟新市場、產品的社會購買力情況、產品的區域性分布情況、產品長期的、中期的、短期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經營戰略、流通渠道和機構等。無論是技術信息還是經營信息,都應當具備法律要求的以下條件:
(一)該項信息具有秘密性
商業秘密首要的構成條件就是該項信息應當具有秘密性,即沒有被任何人向社會公開,不為公眾所知悉。所謂向社會公開,是指向不特定的人員透露。單位職工因業務需要而掌握的秘密不能認為是向社會公開。其他單位因業務往來了解到經營者秘密的,如果有約定或者明知該項信息是他人的商業秘密,其他單位應當負有保密責任,該項信息不視為已對外公開的信息。他人竊取商業秘密但該秘密尚未擴散的,不視為已經喪失秘密性。權利人使用技術秘密制造的產品公開出售,也不破壞其秘密性。
在司法實踐中,判斷一項信息是否具有秘密性應當注意:
1、該項信息的公開程度。對于完全沒有公開過的信息,應當確定其具有秘密性。如商家籌劃開展在營業時間中的某一特定時間內,將商品折價出售。這是屬于經營策略中的營銷策略。在企業籌劃期間,這一經營策略信息屬于該企業的商業秘密。該企業采用這一營銷手段之后,經營效益明顯提高,其他企業紛紛效仿。這時,由于該營銷手段為公眾,包括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所知悉,該項經營信息被企業自己完全公開,不再成為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無證房的拆遷補償比有證的低很多,怎么辦
2020-12-18征地拆遷中,航拍圖有時間截點嗎
2020-12-31樂山市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