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股東借款是否屬于抽逃出資行為問題的答復》(工商企字[2002]第180號)“公司借款給股東,是公司依法享有其財產所有權的體現,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這種關系屬于借貸關系,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公司對合法借出的資金依法享有相應的債權,借款的股東依法承擔相應的債務。因此,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僅憑股東向公司借款就認定為股東抽逃出資缺乏法律依據”之規定,如果股東向公司借款或者拆借資金,相關部門不宜僅以該借款或者拆借資金的事實,就認定構成抽逃出資。
二、法律解析
股東向公司的借款或者拆借資金是否構成抽逃出資的認定,宜結合股東的主觀方面加以綜合權衡。必竟,無論是企業與企業之間或者股東與其投資公司之間,因客觀原因、經營所需或者其他正當事由,而由一方向另一方借款或者拆借資金,是一種普遍存在并且符合商業交易和市場經濟的行為,除非這種借款本身是為了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比如抽逃出資額,或者造成了相應的嚴重后果,比如嚴重資不抵債,且致使債權人的債權不能獲得清償等。
對此,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山東省大同宏業投資有限公司是否構成抽逃出資行為問題的答復》(工商企字[2003]第63號)第一條“非金融機構的一般企業借貸自有資金只能委托金融機構進行,否則,就是違法借貸行為。非金融機構的股東與公司之間如以借貸為名,抽逃出資,可依法查處”之規定,如果股東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就借款行為簽訂了借款協議,明確了借款期限、借款利息和還款計劃等,則不應認定股東向公司的借款行為認定是抽逃出資的行為。但認定構成抽逃出資的依據或者其基礎,并非該借款通過了銀行等金融機構這一表象,而是一旦這種借款通過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則可以認定該借款是真實存在的,是股東真實的向其所投資公司借貸資金,以用于生產經營,不存在抽逃出資的主觀故意,因而不符合抽逃出資的本質,進而不作為抽逃出資處理。
同時,前述工商企字[2003]第63號文件規定,非金融機構的股東與公司之間如“以借貸為名,抽逃出資”,則“可依法查處”。從該文件對抽逃出資的成立要求看,除了存在“借貸”外,并且要以該“借貸”為名,行抽逃出資之實。因此,若公司股東在設立公司之時,就準備在公司成立之后將公司的注冊資本借回;而在公司成立之后,果然實施了將注冊資本借回的行為;或者股東以借款,或委托投資等名義,將注冊資本抽回,并長期在公司往來帳上掛帳而不將抽逃的資金返還公司,則可能涉嫌構成抽逃出資。
三、實踐應用
根據前述文件,即使是非金融機構的股東向公司借款或者拆借資金,如果股東是基于個人自身的生活或經營所需,例如大型項目的啟動或者繼續需要大量資金等,確因臨時性流動資金短缺而不得不暫時向公司拆借資金,以緩解股東的燃眉之急;在借款之時,股東主觀上具有明確還款的意愿,也具有還款的能力,則其借貸資金的目的,顯然不屬于“以借貸之名,行抽逃之實”,也不宜認定該股東存在著抽逃出資的違法行為。尤其在拆借資金之后,股東已逐步歸還或者正在逐步歸還,或者正在積極想辦法歸還之中,則更不應作為抽逃出資予以處理。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責任糾紛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2-27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