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減企業注冊資本多少有何意義?
注冊資本是公司始發股東投入的資金,本質上是對公司開展業務中的債權人的保障。增加資本,表示股東對公司前景看好,欲加大投資,獲取更多利潤。有相應的資本出資可適當減輕債權人對公司償債能力的擔心,并給予相當的優惠。
減少資本的事情較少發生,通常是由于股東對資本收益率不滿意,因為現金的收益率是是低的。而發生減資。(這部分我不是很清楚)
注冊資金是企業法人自有資產數額的體現.也是企業經營規模的標志之一.
公司設立時,注冊資金中以貨幣出資的,股東應當將其認繳的出資足額存入新設立公司所在地銀行的"專用賬戶".按規定,公司成立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動用"專用賬戶"內的資金.
公司設立后,該資金是企業的開業啟動、生產經營的主要資金來源,理應轉入基本賬戶,但也并無硬性規定.
二、公司注冊資金能用嗎
當然可以用注冊資金是國家授予企業法人經營管理的財產或者企業法人自有財產的數額體現。注冊資金是企業實有資產的總和;注冊資金隨實有資金的增減而增減,即當企業實有資金比注冊資金增加或減少20%以上時,要進行變更登記。注冊資金就是企業全部財產的貨幣表現,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是登記主管機關核定經營范圍和方式的主要依據。
三、注冊資本的資本要求
2006年版《公司法》最低注冊資本
2006年新《公司法》實施后,注冊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
1.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 ——新《公司法》第26條
2.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且股東應當一次繳足出資額 ——新《公司法》第59-64條
3. 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500萬元 ——新《公司法》第81 條
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10萬―50萬元統一降至3萬元,將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原來的1000萬元降至500萬元。且沒有采納授權資本制,但卻允許兩種公司的資本都可以分期繳納,而不必一次性繳足,只是要求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0%(首期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而其余部分必須在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2014年新《公司法》改實收資本驗資制為核準制,僅存27類金融相關企業仍需驗資注冊資本。
出資比例結構方面,一是將工業產權擴大到整個知識產權,二是取消了無形財產出資比例的限制,而只是規定貨幣出資的金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30%,更為重要的修改是根本改變了對股東出資的立法方式,以一個富有彈性的抽象標準“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取代了原來機械、固化的全面列舉式的規定,不僅實質性地擴大了股東出資的范圍,而且充分地利用各種投資資源和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滿足股東和公司的投資需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3年10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降低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會議明確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
會議明確,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
《公司法》修改之后,取消了公司設立的最低限額。
綜合上面所說的,注冊資本是可以增資和減資的,而且增資和減資對于一個公司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也會影響公司證件進行變更,所以,在增資和減資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這樣公司才不會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
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的區別
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是什么意思
公司注冊資本可以減少嗎,減少資本的原因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被拆遷人房屋租出去了怎么辦
2021-01-23拆遷安置房如何增加名字
2021-03-05養殖場被征收賠償標準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