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股東可以做財務嗎?
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參與公司重大事項及生產經營決策。由于財務管理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國有企業財務負責人均為領導班子成員。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是可以任職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的。嚴格的說必須有會計師資格、從事會計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勝任。
二、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和條件是如何規定的
《會計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從業資格作了明確規定:“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可見,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條件較一般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更加嚴格。這是由會計機構負責人的地位和職責所決定的。具體來說,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和條件是:
1.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顯然,作為會計機構負責人,首要的條件就是必須達到一般會計從業人員的從業要求,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否則就不可能勝任本職工作,會計工作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
2.專業技術資格。會計機構負責人是會計機構的行政領導,擔負著組織、領導會計工作人員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等重要職責,其行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有著較大的影響。會計機構負責人僅具備一般的從業資格當然不夠,還必須對其任職技術資格條件加以嚴格規定。即要求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3.會計機構負責人任職的其他條件。依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除應具有一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外,還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政治素質。即應能堅持原則,做到廉潔奉公。財務會計工作直接處理經濟業務,經濟上的問題必然會在會計處理中反映出來,不能堅持原則,就不可能揭發已經出現的漏洞,就不會去糾正違反財經紀律和財務會計制度的行為;沒有廉潔奉公的品質,還可能犯下通同作弊的錯誤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工作經歷。即主管一個單位或者單位內一個重要方面的財務會計工作時間不少于三年。作為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沒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顯然是不行的,否則既會“誤人子弟”,不能對下級實施有效的指導,更會貽誤工作,造成經濟損失。
(3)政策業務水平。即應熟悉國家的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方針、政策,掌握本行業業務管理的有關知識。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任何單位的經濟業務都要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有關法律、規章的規范。從事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不了解、不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和相關管理知識,容易使單位的經營管理工作走入法律的“盲區”或“誤區”,帶來危險的后果。
近幾年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隨之建立起來,那么在企業建立和經營的過程中也是需要遵循企業法,同時也要設立各個職位,如果公司是屬于股份有限制公司,也是會有相應的股東,如果股東有一定的財務知識或者有多年從事財務工作的經驗時,也是可以擔任財務負責人。
在公司中,股東如何才能退股?
股東是否有權要求審計公司賬目?
股東提起訴訟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鵬,聯系電話13867400852(微信同號)浙江五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從事法律行業多年,法律理論功底扎實,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迄今代理的案件深受廣大當事人的認可,在公司法律顧問,股份改制,股權糾紛,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土地房產,刑事辯護等訴訟和非訴方面頗有建樹。? ????李鵬律師自執業以來,一直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服務理念,專注于做好每一個案件,盡最大限度維護每一個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贏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 ????專業處理:公司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土地房產,民事侵權,刑事辯護,企業法律顧問,IPO,“新三板”等訴訟及非訴業務
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