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合伙企業怎么交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則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一)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以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二)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協商決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三)協商不成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實繳出資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四)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合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 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伙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伙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二、個人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合伙企業設立條件
1、有二個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擔無限責任者;
2、有書面合伙協議;
3、有各合伙人實際繳付的出資;
4、有合伙企業的名稱;
5、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伙經營的必要條件。
(二)設立合個人能伙企業應提交的文件
1、全體合伙人簽署的設立登記申請書;
2、全體合伙人的身份證明;
3、全體合伙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的委托書;
4、合伙協議:合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合伙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2)合伙目的和合伙企業的經營范圍
(3)合伙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4)合伙人出資的方式、數額和繳付出資的期限
(5)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辦法
(6)合伙企業事務的執行
(7)入伙與退伙
(8)合伙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8)違約責任
(10)合伙企業的經營期間和合伙人爭議的解決方式
5、出資權屬證明;
6、經營場所證明;
7、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8、法律、行政法規定設立合伙企業須報經審批的,還應當提交有關批準文件。
三、個人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率?
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091號)規定,從2000年1月1日起,合伙企業投資者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度預繳。投資者應當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終了后7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30日內,投資者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并附送年度會計決算報表和預繳個人所得稅納稅憑證。在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因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一定要在每年3月31日前完成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工作。另外,如果企業在年度中間合并、分立、終止時,投資者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在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于合并、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規定,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091號)規定,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合伙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計算方法。合伙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合伙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伙協議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應按照下列原則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1.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以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2.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協商決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3.協商不成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實繳出資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4.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合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伙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伙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合伙企業扣除項目的計算,應關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該文件的規定從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
合伙企業存在個人稅務的交付問題,在交個人稅務時,需要按照每個人占公司的股份來提交個人所得稅率,在上文中提到了個人所得稅率的計算方法及稅率。所以在和別人合伙的企業中,應明確每個人所要交付的個人稅務問題,以免產生糾紛。
臨時工工資制度和稅務處理
稅務總局、財政部發布《關于繼續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通知》
稅務行政處罰法全文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效合同法官是否應當自動釋明
2020-12-14行政訴訟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6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土地承包合同中委托人范圍是什么
2021-02-26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潮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2強拆后能否獲得安置拆遷補償了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