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建筑作品可以得到著作權保護
我國的《著作權法》第三條第四款明確將建筑作品與美術作品一起列入其保護范圍,同時該條第七款規定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即建筑物、設計圖、建筑模型均可受到我國著作權的保護。
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作品都能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因為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造成果。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即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必須具備獨創性和可復制性,并且必須具有審美意義。即作為著作權法客體的建筑設計至少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獨創性。獨創性是指由作者(可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獨立構思而成的,作品的內容或表現形式完全不同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但建筑作品不同于小說、詩歌、繪畫等文學藝術創作,因其必須是從功能上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實際需求、并且受到技術、規劃、周圍環境、地質結構等條件的制約,因此它的創造性要求應是較低的,作為建筑作品,它的獨創性更多的應該反映在它是獨立創作完成的(當然這并不排除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對已有建筑的借鑒),當該獨立創作并沒有與已有作品接觸后且與該已有作品實質相似,即應認定為具有獨創性。
2、可復制性??蓮椭菩?,指著作權只保護作者思想的表現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著作權保護的客體是一種知識產品,具有非物質性的特點,必定要通過一定的客觀形式(如書、畫、圖等)表現出來。建筑設計實質也是一種對設計條件、設計要素等信息的組合、安排,這些組合與安排必須要通過設計圖紙、建筑模型或建筑物本身作為載體表現出來,這些載體是可以復制的,僅僅在一個設計師頭腦中的未通過任何方式表達出來的設計思想是無法復制的,這樣即使是再好的設計理念也不能夠成為著作權保護的對象。
3、具有審美意義。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將建筑作品定義為以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這就要求該建筑作品是具有藝術美感的,那些僅僅能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求,僅有門有窗有墻有頂而沒有任何藝術美感的房子不能稱之為建筑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專利權轉讓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22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