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企業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不斷開發新項目,但是新項目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此時企業就需要進行籌集資金,這就是融資。但在融資過程中,企業對融資方式的選擇會有一種順序安排。那么,我國企業融資順序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讀我國的企業融資順序。
一、我國的企業融資順序
由于社會歷史文化和制度特別是企業制度等社會環境的不同,不同國家企業的融資模式是不一樣的。我國是一個處于市場化改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度上的創新、結構上的完善,汲取經驗與教訓,實現有中國特色的企業融資模式。
(一)我國企業融資方式的特點
留存收益所占比率較低。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企業處于擴張期內部積累不夠,證券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尚未建立,并且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造成企業整體業績水平較低,留存收益不高。
股票融資比例較高。上市公司將配股作為再融資的首選方式,由于我國企業負債率高,因此利用股票融資無可厚非。但是,我國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上市,負債率已大大降低,仍然特別推崇股票融資。增發新股是上市公司近年來比較熱衷的融資方式。上市公司自1998年6月龍頭股份首開先河以來,這種再融資方式逐漸受到其他公司的青睞。
公司債券比例較小。我國上市公司一直忽視債券融資,自1986年我國發行企業債券以來,累計發行3000多億元,平均每年只有200億,2002年上市公司通過股票融資2102億元,企業債券只有83億,是股票融資的3.95%。同國際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債券融資規模明顯偏小。而美國同期債券融資達9350億,同期股票融資只有1460億,債券融資是股票融資的6.4倍。
(二)影響我國企業融資順序的因素
我國上市公司不追求通常認為的資金成本較低的債券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方式??傮w來說,這與我國還不太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就我國的企業和資本市場而言,存在異常的融資順序主要有以下原因。
偏低的資產收益率限制了內源融資。我國的上市公司改制前大部分為國有企業,企業改制上市后相關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相對滯后,一系列相關因素造成了上市公司業績普遍較低,而且平均收益呈現普遍下滑的現象。企業的內源融資主要來源于公司的盈余積累,所以較低甚至虧損的業績水平限制了我國的上市企業的內部融資比例。
資本市場發展失衡。企業在不同的生產環境和生產階段,所需資金的期限不同,愿意支付的融資成本和承擔的義務與風險也不同,總體來說,利用股權融資還是債券融資是一個隨機分配的過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協調發展是企業多渠道,低成本籌資的市場基礎,也是平衡債權約束和股權約束,形成有效企業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但是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發展極不平衡,資本市場的畸形發展最終導致了我國企業的異常融資優序,同時也帶來了上市企業過高的融資成本。
企業經理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我國,經理人員的收入主要是非貨幣收入,即以各種名目體現剩余索取權的消費,如吃喝、娛樂、消費高檔“公共消費品”等,貨幣收入不僅數額較少,與企業效益好壞也沒有什么關系。目前控制權收益(非貨幣性收入)占我國上市公司經理層收益的主要部分,經理層因此偏好于股權融資,進而越不想承擔投資風險,就會越偏好于股權融資。而且,經營者通過股權融資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張,其結果僅僅在于短期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降低,但這種方式既不會動搖其對企業的控制,還避免了債權融資的硬約束。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融資順序大致為:外部融資與內部融資優選外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優選直接,股票融資與債券融資優選股票。雖然我國企業融資順序與現代資本結構中的優序融資順序幾乎相背離,但是這是具有中國特色并適合我國國情的融資順序,能夠使中國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的融資順序。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有哪些
債務融資特點
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