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財務報表體系,全面反映行政單位在某一時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和收支成果,是新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亮點之一。新制度下的財務報表信息是行政單位領導人充分利用其資源開展好行政管理活動和資產管理的重要決策依據,那么行政單位領導人如何才能讀懂單位財務報表?
行政單位財務報表體系主要由三張報表構成,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為月報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為年度報表,三表之間的關系,資產負債表是靜態的反映財務狀況的總表;收入支出表是動態的反映一定時期內收支成果的一張報表,是對總表部分凈資產來源的說明;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又是對收入支出表就財政撥款部分收支的詳細說明。
一、讀懂資產負債表的技巧
讀懂資產負債表首先要了解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和平衡原理,然后再具體弄清各會計要素的內容。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各方都有兩個金額欄,即“年初余額”和“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就是三大會計要素,即資產、負債和凈資產,其平衡原理:資產=負債+凈資產,也就說,在行政單位的資產中有多少是負債形成,有多少是財政撥款形成的或財政撥款結轉結余或單位創收形成的,從總體上了解一個單位財務狀況,看是否存在財務風險,以便及時預警。資產負債表具體內容分析:
一是資產分析。資產按其使用時間或耗用時間的長短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對流動資產分析的重點,就是要了解各種應收及預付款的發生時間長短,看是否在有關合同或協議約定的時間范圍之內,是否存在長期拖欠的現象,有無發生壞賬的可能,是否需要采取清收措施。對非流動資產分析,首先要了解固定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等資產的折舊情況,看是否按規定正常計提折舊以及正常折舊情況下所反映的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的磨損程度或新舊程度,以便及時決策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的更新時間,保證行政管理工作正常開展的需要。其次是分析無形資產及其攤銷情況,看無形資產的規模是否與行政管理工作任務相適應,是否按規定正常計提攤銷;其三是分析在建工程完成情況,對于在建工程中的基本建設部分要結合基建預算分析,重點考查基建預算的執行情況,是否按基建進度付款,是否存在提前付款或超額付款的情況;最后是對比待處理財產損益、政府儲備物資、受托代理資產等項目前后期數據,分析各項目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二是負債分析。行政單位的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對流動負債的分析,主要要了解負債發生的時間以及允許推遲還款的最后時間,要結合流動資產一起分析,看單位近期的償債能力如何,是否存在償債風險。對非流動負債的分析,主要是弄明白長期應付款發生的原因和時間,還款來源是屬于財政撥款的還是屬于單位自籌償還的,對于單位自籌資金還款的,要結合資金結存和未來創收的情況進行分析。
三是凈資產分析。凈資產是行政單位全部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具體內容分為三部分:資產基金,是與非貨幣性資產相對應的基金,反映非貨幣性資產的資金來源。待償債凈資產,是與應付賬款和長期應付款相對應資金,反映凈資產的抵減金額;其他為單位結轉結余資金。
二、讀懂收入支出表的技巧
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單位某一會計期間全部預算收、支及其執行結果的報表,它按照收入、支出的構成和結轉結余情況分類、分項反映。收入支出表是多步式結構表,各指標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年初結轉結余+/-年初結轉結余調整數+本年結轉結余=年末結轉結余,其中,本年收入-本年支出=本年結轉結余,在這兩個基本公式下,再具體細分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和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等三個指標的計算。
收入支出表其實質就是對資產負債表凈資產中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和其他資產結轉結余等三個指標的說明,因此,收入支出表這三個指標的年末數必須與資產負債表對應項目的年末數分別相等。在分析收入支出表中,注意各項資金年末結轉結余數字的變化。如果年末財政撥款結轉數增加,說明當年財政已安排預算但單位未執行或未完成目標工作任務的資金增加,意味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務會增加;如果年末財政撥款結余增加,說明行政單位在全面完成目標工作任務的前提下,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節約了資金使用;如果年末其他資金結轉結余增加,說明行政單位在財政撥款之外的創收收入增加或節減了開支,節約了其他資金的使用。
三、讀懂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的技巧
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是分別按公共財政預算資金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再按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還按人員經費、公用經費來詳細反映行政單位在某一會計期間財政撥款收入、支出和結轉結余情況的報表。它是對收入支出表的再說明。因此,此表的年末財政撥款結轉、年末財政撥款結余總計數必須與收入支出表的對應指標相等。年末財政撥款結轉應該主要是項目資金,分析時,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應重點注意年末“財政撥款結轉”與“財政撥款結余”指標是否異常,比如年末財政撥款結余非常多,則應考問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四、財務指標分析的技巧
財務指標分析,主要包括預算執行分析、支出結構分析和財務狀況分析,財務狀況分析已如前所述。
1.預算執行分析指標,包括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支出增長率、人均支出等。
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年初預算數±年中預算調整數)×100%該指標一般應少于或等于100%,若超過100%說明單位超預算支出,而超預算支出的結果會使單位負債支出,這是不允許的。
支出增長率=(本期支出總額÷上期支出總額-1)×100%,該指標一般應大于或等于100%,如果大于100%,應具體分析是人員增長的原因還是工作任務增加的原因。
人均支出=本期支出數/本期平均在職人員數×100%,該指標反映每百人所用掉的財政資金,指標越大表明人均支出越大,具體應對比不同時期該的變化來進行分析。
2.支出結構分析指標,包括項目支出比率、人員支出比率和公用支出比率等。
項目支出比率=本期項目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該指標應小于100%,具體應結合項目是否屬于正常安排以及項目的績效一起分析。
人員支出比率=本期人員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該指標應小于100%,具體應對比不同時期該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數/本期支出總額×100%。該指標應小于100%,具體應對比不同時期該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犯罪都不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1-01-05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