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糾紛判決后無法執行怎么辦
民事糾紛中,法院判決書生效后,如果債務人沒錢賠償或不履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可以依法執行被執行人所有的財產,并可采取將祉執行人加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等執行措施。
如果被執行人確實無履行能力的,也可以由法院暫時中止執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或隨時恢復執行。
執行期限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要看有沒有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的情形,如果沒有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的情形就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法院強制執行包括哪些手段?
法院強制執行是法院根據法律判決結果對被告人采取的強制行為。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1、查封是一種臨時性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對被申請執行人的有關財產貼上封條,就地封存,不準任何人轉移和處理的執行措施。
2、拍賣是人民法院以公開的形式、競爭的方式,按最高的價格當場成交,出售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3、變賣是指強制出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以所得價款清償債務的措施。人民法院在?執行中需要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的,可以交由有關單位變賣,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變賣。由人民法院直接變賣的,變賣前,應就價格問題征求物價等有關部門的意見,變賣的價格應當合理。
4、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并結束執行程序。
在執行過程中,還會出現被申請執行人不僅逾期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而且還將財產轉移起來,拒不向人民法院交待自己真實的財產狀況。針對這些情況,《民事訴訟法》第248條第1款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經濟糾紛判決后無法執行怎么辦?經濟糾紛判決后對方不執行或沒有能力執行都不是勝訴方考慮的事情,勝訴方要做的事情是等待對方執行判決書內容。經濟糾紛判決后無能力執行而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影響,可以找律霸網律師來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有限公司章程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4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