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處理不同的再審判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新的再審判決下達后,判決一經下達即生效,生效判決當然是要執行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二、再審判決相關知識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由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第二百零六條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我們整理的關于再審判決執行的相關知識,為了公平真正的存在,為了公平真正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不可避免的我們需要非常嚴密非常復雜的法律程序。若以上所講法律知識您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三級醫療事故判定標準
2020-12-27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