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改判怎么生效?
申請再審的結果只是駁回或決定再審,由立案二庭負責。不可能直接改判。
一般事實認定錯誤法律適用錯誤都可以直接改判,程序違法基本都發回重審。
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怎么執行
如果是一審,判決書上的這個日期還不是最終生效生日,還要看對方是否上訴,過完十五日上訴期后正式生效;如果是二審,此日期為生效日期;
判決執行,一般會在判決書寫著對方應當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你這個不一定得對方主動找你,你也可以主動去提醒對方!
判決書生效日期怎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5條規定:“一審判決書和可以上訴的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給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的次日起計算。”
何為當事人“申請再審”?
當事人對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下簡稱“文書”)生效后6個月內,如果仍不服,還可以向做出生效文書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有人叫“準三審”,姚律師自己叫2.1審,非2.5審。因為申請再審遞材料都非常費勁,就算遞上材料審查人員認為不符合條件的直接告知不予受理。審查人員認為符合條件的,再提交法院內部開會討論。討論通過后才能由負責法官審理。可見,只有少數的申請材料真正能被審判法官審查,并且審查后開庭的維持的多,改判的也是少數。據統計,改判的占審理的20%左右,占遞材料的比例就更低啦。我國是“兩審終審制”,這個申請再審是糾錯機制而已,并非像上訴一樣那是當事人法定的權利。一審立案改為“登記制”后,只要材料合格也是“有案必立”,案子增加很多,國家的改革決心確實不小。但可以“申請再審”可并非“有申必審”喲!法院的內部監督和檢察院的抗訴或司法建議+“申請再審”,這三種渠道統稱“審判監督程序”。我們重點說說當事人“申請再審”。
事判決書下來多久執行
民事訴訟中,第一審判決書送達原被告雙方后15日內發生效力,也就是說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就可以申請一審的人民法院進行執行。
第二審因為是終審,所以自判決宣判之日起就可以執行。
申請執行時限為判決生效后的兩年內,如果被執行人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話,大概在6個月內執行完畢。法院會讓你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車和房子以及其他不動產比較好執行。
民事訴訟再審改判幾率
就個案而言,總有其特殊的地方。而就所有的上訴案件而言,改判的機率不大。根據上海法院公開的統計數字來看:首先,一審階段后,上訴的當事人不多。一審案件中約有60%以上的案件是調解或撤訴方式結案的,這部分案件的當事人無上訴權。一審判決后,近10%的當事人選擇上訴。其次,一審階段后,改判或發回重審的案件占比不高。以二審受理案件為基數,改判或發回重審的案例比例不足7%。
另一方面,就選擇上訴的當事人來說,其改判或發回重審的機率雖然較低,但也不可視為不能之事。此外,在二審階段,調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智慧律師辦理的案件中,二審維持原判、改判、發回重審、調解結案的情況都有。二審改判或發回重審的原因很多,如原審法院未查清事實、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案情復雜、當事人矛盾尖銳、雙方當事人上訴等也是影響因素。
二審改判與發回重審一同納入統計數字,在對一審法院辦案質量考核中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但被改判或發回重審的一審案件,其錯誤性質與通常所說的枉法裁判有所不同,因此近年有略微淡化的情況。如在近幾年的上海高院的工作報告中,已不再將二審改判或發回重審率的情況進行公開。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再審案件改判后如何執行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再審案件改判后也是需要進行審理的,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存在任何其他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呢,我們希望法律能夠不斷完善,幫助進一步維護國家人民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贍養糾紛調解技巧
2021-01-04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暫時喪失意識后造成他人損害的,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4證券交易所的功能
2020-12-07行政處分怎么提前解除或撤銷
2021-02-07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