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要如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行政強制法》
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一)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三)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執行終結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行政強制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執行:
(一)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受人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無財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受人的;
(三)執行標的滅失的;
(四)據以執行的行政決定被撤銷的;
(五)行政機關認為需要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三、行政強制措施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第九條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包括: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法》根據行政強制措施權限內容的不同,明確規定了4類行政強制措施,并設定了一個兜底條款,即“其他行政強制措施”。在實踐中,行政強制措施手段多種多樣,可以分為限制人身自由,處置財物,進入住宅、場所3類。
1、限制人身自由。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機關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限制行政相對人的人身自由。
(1)行政相對人處于醉酒、精神病發作等狀態,非管制不能避免行政相對人對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對他人構成威脅。
(2)行政相對人意欲自殺,非管制不能保護其生命。
(3)行政相對人存在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情形,非管制不足以預防或救護。
我國相關立法規定了多種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如保護性約束、立即拘留、強制扣留、強制搜查、強制隔離、強制治療、現場管制、強行驅散等。
2、處置財物。
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強制過程中,可以對相關財物依法進行處置,涉及所有權的4項權能,即行政機關可以對相關財物依法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在實踐中,行政機關采取行政強制措施處置財物具體表現為對查封、扣押、凍結、使用、處分以及對財物的使用進行限制等。
3、進入住宅、場所。
當公民的生命、身體、財產有危險,非進入住宅、場所不能實施救護或不能制止危害行為時,顯然有必要允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及時進入該住宅、場所采取一定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及時進入公民住宅必須有法律明確的授權。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外嫁女是空掛戶嗎,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3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