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執行后如何恢復執行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可以恢復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中止執行要恢復執行的,需要等到中止的情形消失以后才能恢復執行。
相關知識:執行終結的情形
1、申請執行人撤銷申請
執行程序的啟動大部分由于當事人提出申請。如果申請執行人自行撤銷申請,放棄了要求執行的權利,按照“不告不理”的民事訴訟原則和意思自治的私法精神,應該尊重申請執行人的選擇,裁定案件的終結執行。
2、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
執行應當有明確的執行依據,當執行所依據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后被予以撤銷,執行也就失去了基礎。
3、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
有義務就要有承擔義務的主體,當義務承擔主體消亡,而這種義務又沒有繼承主體時,義務便歸于消滅。執行工作中被執行人一般都是義務的承擔者,當他死亡,其又無財產可供執行,也沒有義務繼承主體出現,權利人的權利已經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裁定案件終結執行是唯一的選擇。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
這類案件的“權利人”就是有權享受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的人。這種權利與特定的身份不可分割,只能由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被贍養人、被扶養人、被撫養人所享受,而不能轉讓或繼承。因此,這種權利是隨著權利人死亡而滅失的。所以,如果這類案件權利人死亡,應該終結執行程序。
5、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
這是終結執行的“情理性”立法規定,但必須滿足幾個要件:
(1)被執行人必須是公民;
(2)執行內容只能是借款;
(3)不能再執行的原因只能是生活困難無力償還、無收入來源又尚失勞動能力。
三個原因必須同時具備。強制執行不是將被執行人逼上絕路,所以這種情況下處于人道主義考慮,只能終結執行。
6、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這是一個彈性條款,由人民法院根據執行工作中的具體情況,參考立法精神而決定是否終結執行。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