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仲裁申請
這是仲裁程序開始的首要手續。各國法律對申請書的規定不一致。在我國規定:當事人一方申請仲裁時,應向該委員會提交包括下列內容的簽名申請書:
a、申訴人和被訴人的名稱、地址。
b、申訴人所依據的仲裁協議。
c、申訴人的要求及所據的事實和證據。
仲裁程序是指雙方當事人將所發生的爭議根據仲裁辦議的規定提交仲裁時應辦理的各項手續。
申訴人向仲裁委員提交仲裁申請書時,應附具本人要求所依據的事實的證明文件,指定一名仲裁員,預繳一定數額的仲裁費。如果委托代理人辦理仲裁事項或參與仲裁的,應提交書面委托書。
二、組織仲裁庭
根據我國仲裁規則定,申訴人和被申訴人各自在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名冊中指一名仲裁員,并由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首仲裁員,共同組成仲裁庭審理案件;雙方當事人亦可在仲裁委員名冊共同旨定或委托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獨任仲裁員,成立仲裁庭,單獨審理案件。
三、審理案件
仲裁庭審理案件的形式有兩種:一、是不開庭審理,這種審理一般是經當事人申請,或由仲裁庭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只依據書面文件進行審理并做出裁決;二、是開庭審理,這種審理按照仲裁規則的規定,采取不公開審理,如果雙立事人要求公開進行審理時,由仲裁庭做出決定。
四、作出裁決
裁決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個環節。裁決作出后,審理案件的程序即告終結,因而這種裁決被稱為最終裁決。根據我國仲裁規則,最終裁決外,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或接受當事人之提議,在仲裁過程中,可就案件的任何問題作出中間裁決或者部分裁決。中間裁決是指對審理清楚的爭議所做的暫時性裁決,以利對案件的進一步審理;部分裁決是指仲裁庭對整個爭議中的一些問題已經審理清楚,而先行作出的部分終局性裁決。這種裁決是構成最終裁決的組部分。仲裁裁決必須于案件審理終結之日起45天內以書面形式做出,仲裁裁決除由于調解達成和解而作出的裁決書外,應說明裁決所依據的理由,并寫明裁決是終局的和作出裁決書的日期地點,以及仲裁決員的署名等。
關于準仲裁制度的立法例問題,綜觀世界各國,有兩種:一是把一般性民商事仲裁與準仲裁制度統一納入到仲裁法中,但各成體系;二是一般性民商事仲裁與準仲裁制度各自獨立,自成體系。從趨勢上來看,應當把準仲裁制度統一納入仲裁法,至于各制度間的差異,可以各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