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當事人的義務:
(一)當事人有依法申請仲裁的義務。
具體要求為:當事人應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仲裁必須采用書面形式,提交仲裁申訴書;當事人應當
在申請時,預先交納仲裁費。
(二)當事人有按時應訴,答辯、提供證據、按時出庭的義務。
被訴人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和有關證據。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當事人應當遵守仲裁庭紀律,服從仲裁機關指揮,不得無理取鬧,不得干擾、阻撓、防礙仲裁活動,不得對仲裁工作人員、仲裁參加人、證人、協(xié)助執(zhí)行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等。
申請勞動仲裁應當提交什么材料:
(一)《仲裁申請書》。申請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如實準確填寫《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一式三份,其中兩份由申請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請人留存;
(二)身份證明。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提交勞動仲裁本單位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及復印件、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
(三)能夠證明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有關材料,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協(xié)議)、解除或終止合同通知書、工資單(條)、社會保險繳費證明等材料及復印件;
(四)申請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仲裁委根據立案審查的需要,要求申請人提交能夠證明被訴人身份的有關材料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如被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應當提交其工商注冊登記相關情況的證明(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經營地等情況);如被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應當提交其本人戶口所在地、現(xiàn)居住地地址、聯(lián)系電話等。
仲裁委自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并送達當事人。決定受理的案件,自接到通知后三日內到仲裁委領取《案件受理通知書》,辦理受理手續(xù)。決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向申請人送達《不予受理通知書》。經仲裁委批準決定受理的案件,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舉證期限內舉證,超過舉證期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相對于訴訟來說,仲裁的法律成本更低,也更加適合大-眾的需要。另外它也在程序上面更加簡單,大家愛解決問題起來也會更加方便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質押的動產能夠善意取得嗎
2020-11-23部門規(guī)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養(yǎng)子女、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2-12勞動合同期限規(guī)定
2021-01-22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yè)限制嗎
2020-11-27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