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情形不同
如果當事人沒有另外約定,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適用普通程序;凡是爭議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或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并經一方當事人書面申請并征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書面同意的,適用簡易程序。
2.仲裁庭的組成不同
根據《仲裁規則》的規定,仲裁庭分為獨任仲裁庭和合議仲裁庭兩種。獨任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員組成,合議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當事人可以約定仲裁庭的組成形式。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由一名仲裁員組成獨任仲裁庭予以審理。對于其他大部分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一般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合議庭審理。
3.答辯和反請求的期限不同
國內案件以及簡易程序案件的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20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秘書局(處)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明文件。涉外普通程序案件的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秘書局(處)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明文件。被申請人可以對答辯進行補充或修改。被申請人應當在仲裁庭規定的期限內提交答辯材料。仲裁庭認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適當延長此期限。仲裁庭有權決定是否接受逾期提交的答辯書。
被申請人可以在仲裁程序中提出反請求。反請求最遲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內(涉外普通程序案件)、20天內(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庭認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適當延長此期限。
4.首次開庭通知的時間不同
仲裁案件第一次開庭審理的日期,由秘書局(處)于開庭前20天(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15天(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通知當事人。但第一次開庭以后的開庭審理日期以及延期后開庭審理日期的通知,不受20天或15天期限的限制。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請求延期開庭,但必須在開庭前10天(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7天(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以書面形式向秘書局(處)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5.作出裁決的期限不同
普通程序中作出裁決的期限為組庭之日起6個月內(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4個月內(國內案件)。簡易程序中,仲裁庭應在組庭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裁決。仲裁庭要求,并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裁決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消費者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解決糾紛嗎
2020-11-14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股權質押信托的受益人是指的誰
2021-02-07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