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者介入”的定義
根據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所謂的“第三者介入”或者“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是指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發生不正當的男女性關系,從而故意導致他人夫妻感情破裂,希望與之成為合法配偶的行為。這表明,“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是一種具有特定主體、特定主觀故意和特定客觀后果的侵權行為。其構成要件如下:
1、主體要件:介入他人婚姻家庭的第三者,可以是有配偶者,也可以是未婚者;但是,被介入者,一定是有合法配偶的已婚者。如果介入他人戀愛中或與他人未婚同居者,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第三者”。
2、主觀要件:“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的行為一定要有故意拆散他人合法配偶關系和希望與之一方成為合法配偶的目的。賣淫嫖娼、一般的通奸行為,由于沒有拆散他人合法配偶關系的目的,沒有希望與之一方成為合法配偶的目的,也不屬于“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
3、客觀要件:“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是“第三者”實施了在上述的目的的支配下的性行為。只是在內心希望與之一方成為合法配偶的,不屬于“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歸納出“第三者介入”的法律特征:
1、第三者介入必須是與有配偶的人發生行為;
2、第三者介入的目的是希望與合法配偶一方結婚。
二、第三者介入他人家庭的舉證及適用原則
(一)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舉證責任及取證方式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6條確立了離婚的過錯賠償原則。今后因,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原因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最近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為無過錯方的精神損害賠償也提供了法律依據。因此無過錯方提出配偶重婚或與他人同居的證據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三者介入”案件除重婚行為應追究刑事責任外,一般案件屬于民事案件。根據案件性質不同,案件的證據可分為民事證據和刑事證據。
民事證據與刑事證據取得的法定條件是不同的,二者可以分別從提出證據的責任和收集證據的主體兩個方面加以區分。
民事訴訟中提出證據的責任主要由當事人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4第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具體地說,原告應就其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承擔證明責任;被告應就其答辯及其反訴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承擔證明責任。“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要求當事人就自己主張積極地提出證據,同時對對方當事人所提出的不利證據提出反證。當負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不能證明或所提供證據不足以證明自己的主張時,將承擔敗訴的不利后果。另外,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1998年7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具體明確了哪些證據由人民法院收集,哪些證據由當事人提供。根據該《規定》,下列證據由人民法院收集:
(1)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調取證據的申請和該證據線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