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李某與何某(女)是一對夫妻。2006年10月,何某以其丈夫李某不在家,小孩生病急需用錢為由,向張某借款6500元,并承諾等其丈夫李某回來后即還款。后張某多次催要未果,遂于今年3月份一紙訴狀將何某、李某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李某、何某連帶歸還借款6500元。李某在收到法院應訴通知后,辯稱,其與何某此前已分居,在分居期間已給付何某生活費3000元,該借款屬于何某個人行為,應由何某個人負責償還。何某則辯稱,因其丈夫離家不歸,本人又無職業,只能借錢維持家庭生活和為孩子看病,該借款應由李某償還。
[點評]我國《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相關條文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夫妻可以采取書面形式約定婚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對婚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債權人就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第三人知道夫妻之間有財產約定的除外,夫妻雙方對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據此規定,本案中,何某雖與李某分居,但仍屬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何某為生活所需向張某舉債,且在借款時承諾,等李某回來歸還欠款,并未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李某亦不能證實其與何某之間有財產約定且張某知道此約定,因此,依法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雙方負共同連帶清償責任。
[判決]法院經依法開庭審理查明案件事實后,認為,何某在夫妻存續期間以生活所需向張某借款,依法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故張某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法院遂依法判決:何某、李某于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連帶償還張某借款650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罪的法定刑是多少
2020-11-09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農村征地,荒地補償應該給誰
2020-11-17門面房沒有營業執照拆遷補償嗎
2021-01-31公房拆遷,我該怎么辦
2020-12-14戶口在娘家,出嫁女能否分到征地補償款
2021-02-11濟南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業務流程
2021-02-12承包地收益有哪些征地補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