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權轉讓形式: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其它現有的股東,即公司內部的股權轉讓;二是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現有股東以外的其它投資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權轉讓。這兩種形式在條件和程序上存在一定差異。
(1)內部轉股:出資股東之間依法相互轉讓其出資額,屬于股東之間的內部行為,可依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及出資證明書等即可發生法律效力。一旦股東之間發生權益之爭,可以以此作為準據。
(2)向第三人轉股:股東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出資時,屬于對公司外部的轉讓行為,除依上述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以及相關文件外,還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變更登記。
對于向第三人轉股,公司法的規定相對比較明確,在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該項規定的立法出發點是:一方面要保證股權轉讓方相對自由的轉讓其出資,另一方面考慮有限公司資合和人合的混合性,盡可能維護公司股東間的信任基礎。根據公司法的這一規定和公司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外部股權轉讓必須符合兩個實體要件: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和股東會作出決議。這是關于公司外部轉讓出資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包含了以下特殊內容:第一,以人數主義作為投票權的計算基礎。我國公司制度比較重視有限公司的人合因素,故采用了人數決定,而不是按照股東所持出資比例為計算標準。第二,以全體股東作為計算的基本人數,而不是除轉讓方以外股東的過半數。
2、股權轉讓實務操作方式:
股權轉讓的實施,實踐中可依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實體性要件后,與確定的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使受讓人成為公司的股東,這種方式雙方均無太大風險,但在未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前,應簽訂股權轉讓草案,對股權轉讓相關事宜進行約定,并約定違約責任即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另一種方式轉讓人與受讓人先行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而后由轉讓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實體條件,但這種方式存在不能實現股權轉讓的目的,以受讓人來說風險是很大的,一般來說,受讓人要先支付部分轉讓款,如股權轉讓不能實現,受讓人就要承擔追回該筆款項存在的風險,包括訴訟、執行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的人身權利種類
2021-03-24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