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有一個女兒倆養子
劉*強(化名)原為吉林**建行的職工,與妻子鄭某生有一女兒名叫劉*芳(化名)。1957年11月劉*強又收養了剛出生的嬰兒劉建剛(化名)為養子。1978年10月,妻子去世,1979年5月,劉*強又與張*枚結婚,張*枚的姐姐張*艷將兒子于*洲過繼給劉*強夫婦(后改名為劉*周)。
行周被收養后,一直跟著養父母一起生活,1985年3月26日,兩位老人進行了收養公證,劉*周的工作因此由原來的油田試用工人變為正式工人。直到1993年,**建行為劉*強分了一套103.5平方米樓房,1999年房改確認該樓房產權為劉*強。養子劉*周與妻子哈*芳一直跟老人生活在一起,此后6年間,劉*強及張*枚相繼去世。
去世后遺產引得三人爭,一審判決三人各分得1/3樓房
據劉建剛與劉*芳講,自他們的父親收養劉*周后,他們就到白城定居了,其間也曾回松原看望過老人。直到2003年春,劉*芳到劉*周處借錢,才知道兩位老人已經去世。
劉*芳認為,自己是劉*強的親生女兒,父親去世,遺產應有自己的一份,不應該由劉*周一人繼承。于是和劉建剛一同將劉*周告上法庭。2003年9月,松原市寧江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劉*強留下樓房,劉*周、劉建剛和劉*芳各分1/3,將劉*強以前的舊樓判給劉建剛和劉*芳。
爭論焦點:過繼兒子算不算養子
一審判決下達后,劉*周向寧江區人民法院提起了析產訴訟,他認為,自劉*強分得新樓后,自己和妻子一直同兩位老人共同生活。自己不但是二老的養子,而且是經濟一體化,所以樓房應該為劉*強夫婦和劉*周夫婦共同所有,劉建剛和劉*芳要繼承遺產也只能在劉*強夫婦樓房價值的一半中分得。
而劉建剛和劉*芳則認為,首先劉*周所持有的養子證明不合法,因為我國收養法規定:具有以下情況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可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或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而劉*周被劉*強夫婦收養時已經20歲了,并且當時其父母健在。所以從以上兩點來看,劉*周即使有收養證明也不是合法的。
再次宣判一份房產四人分割
今年9月26日,寧江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再次作出判決,劉*周盡管不是劉*強的養子,但是一直共同生活,本身有固定收入。所以盡管樓房產權為劉*強所有,但是雙方經濟一體,樓房應為劉*強、張*枚、劉*周和哈*芳4人等額共有,每人共有份額為2.73萬元。而劉建剛和劉*芳所能繼承的遺產,也只能在劉*強夫婦的5.46萬元中分割。
又上訴,上級法院要求發回重審
判決下達后,劉建剛和劉*芳認為劉*周僅僅因為同老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進行了一些照顧,就對老人遺留的財產具有共同份額,缺乏法律依據。因此,二人上訴至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12月24日裁定,寧江區人民法院對劉家的樓房進行析產,認定劉*強夫婦和劉*周夫婦各占一半產權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因此撤消寧江區人民法院關于此案的判決,并發回重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件起訴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04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商業用地要拆遷補償多少合理
2020-12-09過了拆遷獎勵的期限還能拿到拆遷獎勵費嗎
2021-01-15宅基地上的房屋倒塌了怎么申請重建
2021-01-12國際港務區拆遷后居民戶口能安置嗎
2021-01-30企業拆遷安置費和員工有關系嗎
2020-12-15集資房沒有房產證拆遷可否得到賠償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