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喪偶的兒媳和女婿對公、婆、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這里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法定條件是“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何謂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喪偶的兒媳和女婿對公、婆、岳父、岳母之間,只有姻親關系,并無血緣關系,如果兒媳或者女婿喪偶后,對公、婆、岳父、岳母提供了主要的經濟支持、精神撫慰,使其安渡晚年,可視為盡了主要的贍養義務,可享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權利;如果沒有盡主要義務,但仍盡了一般義務,則不成為法定繼承人,但應按《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如果喪偶的兒媳、女婿沒有履行贍養義務,不但不能成為法定的繼承人,可能連遺產也只能少分甚至于不分。
喪偶的兒媳或女婿不能成為法定的繼承人,但并不影響其子女的代位繼承權的發生。
喪偶兒媳是否享有繼承權
案例:
被繼承人李某愛人早逝,其有三子,長子李大,次子李-耳,三子李-山。長子李大于2004年先被繼承人亡故,其媳張某自丈夫去世后,便與李-耳、李-山一起承擔了贍養被繼承人的義務。但被繼承人李某生前有收入和自理能力,較少向兒子及兒媳提出經濟或勞務上的要求,兒媳張某也如小叔子李-耳、李-山一樣平常不斷前往被繼承人的住處探望老人。只是在被繼承人李某臨去世前三、四個月,李某因病住院累及子媳,直至亡故。兒媳張某不僅在老人生病療養期間與李-耳、李-山輪替伺候,還承擔了老人三分之一的喪葬費。后在處理老人的遺物時發現有三萬元現金,但李-耳、李-山持有該三萬元后不同意分配給張某,形成糾紛,張某遂訴至法院,要求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身份繼承遺產。
評析:
第一,關于法定繼承的法律性質。法定繼承是對已經亡故的被繼承人意愿的一種法律推定,而繼承權的享有則是基于同被繼承人的血緣或身份關系。一般來說,一個家庭中,無論是感情交流,經濟聯系,抑或是從法定的權利義務來看,夫妻關系最密切,子女、父母次之,再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也就存在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繼承人之別。因此,當被繼承人死亡時,盡管他們沒有做出如何處分財產的意思表示,但從他們的親屬關系和生前的思想感情出發,推定由他們最親近的人繼承。這符合人們生活的一般情理,也符合死者的意愿,更符合我國的法律制度。作為兒媳,其與公婆在法律上幾無權利義務可言,更何況是喪偶兒媳,其與公婆僅有的姻親法律關系也隨其丈夫的亡故而消滅。故,喪偶兒媳要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而言,要做到“視同己出”,這不是短期贍養行為所能達到的。
第二,量變與質變的比較。喪偶兒媳要質變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離不開贍養行為的量變。而在量變的過程中,被繼承人無義務為喪偶兒媳創造讓其盡孝道從而獲得繼承權的機會。也即讓被繼承人在有收入又有自理能力,且有其他子女贍養的情況下,放棄這些優越的條件去接受本無繼承權人的贍養,這與長情相桲,也與現實不符。所以,我國司法解釋法定了喪偶兒媳、女婿取得繼承權應得到的“量”,即為老人提供了主要的經濟來源或勞務。而關于精神慰藉則無法從客觀上予以考量的。所以,司法解釋關于喪偶兒媳、女婿取得繼承權的規定仍具有其合理性。這種中國特色的繼承制度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仍具有積極意義,并不因社會的發展而滯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