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繼承的順序
適用法定繼承時,依照下列規則分配遺產:①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繼承法》第10條)。②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繼承法》第13條)。
二、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1.配偶。合法婚姻關系中配偶雙方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所以,同居關系的雙方、婚姻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的雙方互不享有繼承權。須注意:①配偶一方在離婚訴訟中死亡的,另一方仍為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②被宣告死亡人(若于判決宣告時并未自然死亡)于判決宣告之后才自然死亡的,若死亡宣告的判決尚未撤銷,其原配偶即使尚未再婚,也不享有繼承權。
2.父母。①父母包括被繼承人的生父母、養父母和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須注意:
生父母對被他人收養的親生子女不享有繼承權。②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3.子女。包括被繼承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須注意:①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②養子女不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養子女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可以作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適當分得生父母的遺產。還須注意:根據《收養法》第15條,收養須辦理收養登記,未辦理登記的,收養無效。
4.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無論其是否再婚,均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5.名為養孫子女的養子女。名義上為養孫子女,實際上屬于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該“養孫子女”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6.代位繼承人。代位繼承人代自己的父母參與繼承,當然是第一順序的繼承人。
7.胎兒。胎兒的父親死亡,給胎兒保留應繼份額的時候,胎兒的地位相當于第一順序的繼承人。不過,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胎兒的應繼份由其父親的繼承人繼承。
三、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1.兄弟姐妹。①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亦屬“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只有彼此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才能互為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②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2.祖父母、外祖父母。被繼承人死亡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可作為第二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須注意: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時:①孫子女、外孫子女不屬于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由其父母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②其父母先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的,孫子女、外孫子女也不是“第二順序繼承人”,而是以“代位繼承人”的身份參與繼承,其在法律上的地位相當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四、法定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
根據《繼承法》第13條,法定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份額,按照以下規則確定:
1.原則上,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平分”遺產;但是,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經過協商,允許“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
2.特殊情形特殊處理:①基于對弱者一貫同情和照顧的立場,對于生活有特殊困難并且缺乏勞動能力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多分;②作為激勵機制,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法定繼承人,“可以”多分;③作為事后懲罰,對于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卻不對被繼承人盡扶養義務的法定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以上是法定繼承的法律規定的全部內容。須注意的是,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如果死者生前沒有留有遺囑就要按照法定繼承來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