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糾紛中的過錯
(一)“過錯”的概念
離婚糾紛中的“過錯”,是指夫妻一方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對配偶一方實施侵權行為,導致配偶一方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的行為。
配偶一方的“過錯”表現形式多樣,比如婚外情、家庭暴力、吸毒、賭博等不良惡習等。
(二)直接認定“過錯”的證據及作用
實踐中,直接認定過錯的證據主要有
1、接報警記錄、驗傷單、傷殘鑒定書。若配偶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而另一方及時報警驗傷,若報警驗傷相關證據能直接證實加害人系配偶另一方,并有一定的傷害后果,可直接證明加害一方存在過錯。
2、因吸毒、賭博、違法行為而被采取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措施等。若配偶一方因違法犯罪行為被予以行政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通知書、刑事判決書等,都可以證實配偶一方存在過錯。
3、直接證明一方有“婚外情”的證據。實踐中,直接證明一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相對難以取得,不僅是因為“捉奸在床”較為困難,而且還因為收集證據尚需采用合法手段的要求。但是,實踐中,若有過錯方自己錄制的與第三者性愛的錄像、照片、與非婚生子親子關系的鑒定書等,均可予以證實。
有了直接能證明對方存在過錯的證據,可以使法院在判決時,依據“照顧無過錯方”的處理原則,適當對無過錯方予以適當照顧。比如,在財產方面,律師可以建議法院酌情對無過錯方進行多分。但是,律師應提醒委托人,照顧無過錯方只是一個原則,法院在掌握時,一般只會按量的區別進行處理,雙方在財產分割時,并不會因為一方存在過錯而無法分割共同財產,或者僅分得很少一部分共同財產。
(三)間接認定“過錯”的證據及作用
用于間接認定對方有過錯的證據表現形式更為多樣,比如類似傳來證據等。這些證據雖然不能直接證明對方有過錯,但是從證據本身的相互鏈接以及通過通常的邏輯判斷來看,可以得出另一方存在過錯的結論,或者這種過錯結論的概率性較大。司法實踐中,單一的間接證據很難被法院采納作為推定對方有過錯的唯一依據,往往是從多份證據的關聯性、聯系上統一做出相關的邏輯推理。比如,在認定對方可能有婚外情的事實上,一方向法院遞交了通話時段不正常的電信通訊記錄單、照片、證人證言等,也許單單從每份證據上,不能證明對方存在婚外情,但這些證據的結合,使一個正常的人從普通的判斷標準上來看,對方可能存在婚外情,或者說對方的一些做法有損于夫妻感情,從而得出對方存在“過錯”的結論。律師對間接認定“過錯”證據的收集,不一定要達到對方一定存在“過錯”的最終結論,只耍能證明對方在處理夫妻關系上,或處理與異性關系上的做法,是導致夫妻產生感情隔閡的原因,或者是導致夫妻產生矛盾的責任方,也對案件處理有利。這不僅從法院判決的法律角度考慮,而且也是基于與對方進行談判及心理對抗的需要。
二、離婚中的損害賠償
(一)法律依據
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我國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所確立的一項新的離婚救濟制度。
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在離婚時或者離婚之后,無過錯一方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導致離婚的有過錯的一方有權請求給予其物質和精神的賠償。
我國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我國《婚姻法》第46條及相關司法解釋確立的。該制度有利于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護家庭關系及無過錯方的權益。
《婚姻法》第46條規定了離婚訴訟中的無過錯方提起損害賠償的條件,該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從實踐中來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有以下幾個法律特點:
1、賠償的法定性。即指離婚損害賠償的主體,是法定的,可以請求賠償的事由是法定的。離婚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只能是離婚當事人中的無過錯一方。如果雙方均有過錯,或雙方均無過錯,則不能請求離婚損害賠償。損害賠償的義務主體只能是離婚行為中的過錯配偶,無過錯方不能向第三人請求離婚損害賠償。離婚損害賠償的事由只能是《婚姻法》第46條所列舉的4種情況,對于4種情況之外的行為通常是不能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
2、賠償的救濟性。即指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具有救濟的功能,通過損害賠償,使無過錯方的實際財產損失得以填補,精神傷害得以經濟補償和精神安慰,被損害的利益因此得到救濟和恢復。
3、賠償的懲罰性。即指離婚損害賠償具有懲罰違法的功能。在破裂主義的離婚原則之下,離婚原因已不再制約離婚和影響離婚,離婚本身不再具有懲罰的功能。但若對造成離婚的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不加以追究,則是對行為人的放縱,對受害方的不公,這不符合法律的公平、正義的理念。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將離婚與離婚原因相分離,以離婚損害賠償來懲罰構成離婚原因的侵權行為,令過錯配偶為自己的侵權行為付出代價。
但實際上,在離婚案件中,無過錯方獲得離婚損害賠償的難度相對較大。原因從表層看來,舉證困難是適用該救濟方式的直接障礙。一方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等行為給對方造成的傷害,并不一定是有形的、可視的,即使造成的傷害是有形的、可視的,也不會是長時間有形和可視的,縱然在提起離婚訴訟時這種傷害仍然存在,也
難以證明是家庭暴力所致。重婚、同居等行為都不會在家里進行,夫妻一方要掌握另一方與他人重婚、同居的證據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成本很高,并且,很多時候,即使做了大量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取得證據。我們認為,從實踐角度來看,以上觀點是有一定依據的。大家閱讀到這里。想必已經對上述文章的內容有了新的知識和了解,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婚姻問題,歡迎大家到律霸網進行相關知識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