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行政法律司法解決方式是怎樣的
國有企業改制涉及的問題有很多,但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仍然是正確處理政企關系。這是一個困擾國有企業改制始終的問題,也是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從法律的視角來看,政企關系是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和作為行政相對人的企業之間的一種行政法律關系。政企關系的正確處理最終還是要通過行政法律規范理順行政法律關系的方式來解決。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的政企分開問題從行政法律關系的角度可以分為:政企關系和政資關系兩大類。
1、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行政法律關系的理順
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是伴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始終的一個基本法律問題。毫無疑問,我們需要讓國有企業擺脫政府的控制和直接干預,實現政企分離,讓國有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但是事實證明這一過程的完成不能通過政策化、行政化的方式實現,我們應當把政企分開放置到一個法律的環境下進行分析,把政企關系還原成一個行政法律問題,政企分開最終實現仍然需要依靠法律的介入來完成。但政企分開的實現并不是國企改制中政府和企業關系的最終理順,因為從法律的角度看,政企分開尚是問題的一半,我們說,政企不僅要實現一定法律上的分立,而且要實現政企法治化的合理結合。因為國有企業改制和改制后的國有企業的有效運作都離不開政府這一行政性力量的合理干預和推進,但是我們所需要的干預并不是無原則地干涉,相反,政府和企業的結合是一種行政法律規范下的、合理、有度、有效地相互作用關系。
2、政府和國有資產所有者代理人角色的法律定位
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同時充當著國家資產代理人也是國有企業中存在的一個核心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國有企業改制過程就是實現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和作為資產所有者代表的政府角色分立的過程。中共中央十六大報告對于此問題的解決實現了一個重大的突破,提出了國有資產分級所有的全新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政策上的方向。但是分立過程的最終完成仍然需要回到法治化的軌道上來,通過創設、理順國家行政機關和國有資產代表機關的行政性甚至是憲法性關系的方式最終實現。
綜上所述,關于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行政法律司法解決問題,主要是要理順政企之間的行政法律關系,政府既要扶持和幫助國企改制和持續性的運行,又要尊重市場的規則,不能隨意、無原則的干涉推動,同時,通過各級國有資產管理人的設立,能夠很好的解決政府和國有企業行政法律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改制的方式有哪些
各類企業的改制方式從總體上分為:整體改制和部分改制。
1、整體改制
整體改制是指以企業全部資產為基礎,通過資產重組,整體改建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規范的企業。整體改制特別適合中、小型企業改制。
2、部分改制
部分改制是企業以部分資產進行重組,通過吸收其他股東的投資或轉讓部分股權設立新的企業,原企業繼續保留。部分改制比較適合于大型企業的改制,尤其是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
企業改制一般有內啟動、外啟動和內外啟動相結合等方式。
1、內啟動主要是吸收企業內部職工包括經營者入股,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2、外啟動就是通過其他所有制企業整體兼并、收購或控股參股國有企業。
3、內外啟動相結合則是既有一塊是引進外面優勢企業的,又有一塊內部職工入股。
無論是內啟動還是外啟動,都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進一步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形成內外部共同參股的多元投資主體企業。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行政法律司法解決方式是如何的”問題進行的解答,國有企業改制涉及的問題有很多,但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仍然是正確處理政企關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抵押必須進行備案登記嗎
2021-02-06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