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融資風險分析
1、融資風險的內因分析
(1)負債規模。負債規模是指企業負債總額的大小或負債在資金總額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業負債規模大,利息費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導致喪失償付能力或破產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時,負債比重越高,企業的財務杠桿系數=[稅息前利潤/(稅息前利潤-利息)]越大,股東收益變化的幅度也隨之增加。所以負債規模越大,財務風險也越大。
(2)負債的利息率。在同樣負債規模的條件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企業所負擔的利息費用支出就越多,企業面臨破產危險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同時,利息率對股東收益的變動幅度也大有影響,因為在稅息前利潤一定的條件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股東收益受影響的程度也越大。
(3)負債的期限結構。負債的期限結構是指企業所使用的長短期借款的相對比重。如果負債的期限結構安排不合理,例如應籌集長期資金卻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會增加企業的籌資風險。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業使用長期借款來籌資,它的利息費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固定不變,但如果企業用短期借款來籌資,則利息費用可能會有大幅度的波動;第二,如果企業大量舉借短期借款,并將短期借款用于長期資產,則當短期借款到期時,可能會出現難以籌措到足夠的現金來償短期借款的風險,此時,若債權人由于企業財務狀況差而不愿意將短期借款展期,則企業有可能被迫宣告破產;第三,長期借款的融資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較高,而且還會有一些限制性條款。
2、融資風險的外因分析
(1)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本身所固有的風險,其直接表現為企業稅息前利潤的不確定性。經營風險不同于籌資風險,但又影響籌資風險。當企業完全用股本融資時,經營風險即為企業的總風險,完全由股東均攤。當企業采用股本與負債融資時,由于財務杠桿對股東收益的擴張性作用,股東收益的波動性會更大,所承擔的風險將大于經營風險,其差額即為籌資風險。如果企業經營不善,營業利潤不足以支付利息費用,則不僅股東收益化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嚴重時企業喪失償債能力,被迫宣告破產。
(2)預期現金流入量和資產的流動性。負債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現金(貨幣資金)償還,因此,即使企業的贏利狀況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約的規定按期償還本息,還要看企業預期的現金流入量是否足額及時和資產的整體流動性如何,現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現實的償債能力,資產的流動性反映的是潛在償債能力。如果企業投資決策失誤,或信用政策過寬,不能足額或及時地實現預期的現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會面臨財務危機。此時企業為了防止破產可以變現其資產,但各種資產的流動性(變動能力)是不一樣的,其中庫存現金的流動性最強,而固定資產的變現能力最弱。企業資產的整體流動性不同,即各類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占比重不同,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關系甚大,當企業資產的總體流動性較強,變現能力強的資產較多時,其財務風險就較小;反之,當企業資產的整體流動性較弱,變現能力弱的資產較多時,其財務風險就較大。很多企業破產不是因為沒有資產,而是因為其資產不能在較短時間內變現,結果不能按時償還債務,只好宣告破產。
(3)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資金融通的場所。企業負債經營要受金融市場的影響,如負債利息率的高低就取決于取得借款時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情況,而且金融市場的波動,如利率、匯率的變動,都會導致企業的籌資風險。當企業主要采取短期貸款方式融資時,如遇到金融緊縮,銀根抽緊,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就會引起利息費用劇增,利潤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業由于無法支付高漲的利息費用而破產清算。
融資風險的內因和外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誘發籌資風險。一方面經營風險、預期現金流入量和資產的流動性及金融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只有在企業負債經營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導致企業的籌資風險,而且負債比率越大,負債利息越高,負債的期限結構越不合理,企業的籌資風險越大。另一方面,雖然企業的負債比率較高,但企業已進入平穩發展階段,經營風險較低,且金融市場的波動不大,那么企業的籌資風險相對就較小。
如何進行風險控制
一、融資內部控制
企業缺少融資內部控制的制度與工作流程,也是產生融資風險的根源。通過制度和流程設計,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便于融資企業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融資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對融資內部控制辦法作如下歸類說明:
(一)融資目標控制
1、融資成本目標;
2、融資過程費用預算目標;
3、資金方及潛在資金方滿意度目標;
4、融資服務單位及其他合作方目標;
5、融資的工作進度目標等。
這些目標,便于引導企業融資團隊的行為,也便于企業進行末期考核。
(二)融資工作流程控制
1、各部門職責分工與交叉;
2、各部門的工作規范。
(三)融資團隊行為控制
主要是權力、義務、責任制度與激勵辦法。
二、融資危機管理
(一)企業診斷與融資風險評估
在該階段,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現狀進行診斷與評估,找出可能產生融資風險的關鍵點。
(二)建立融資風險預警體系
這是識別和發現風險的關鍵環節。在該階段,需要選擇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和一些敏感的現象和信息,建立融資預警體系,以便在風險即將出現前,能夠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措施。在該階段,采取的主要工作步驟包括:
1.尋找合適的指標或信息;
2.對這些指標或信息進行合理取值,建立“紅線”、“黃線”、“綠線”,或者稱為警戒線。
3.建立信息傳遞機制,以便危機出現時,能夠保障信息的暢通。
(三)設置融資危機處理預案
融資危機處理預案是指預先準備的、當危機出現時擬采取的措施,主要應該包括:
1、組織和人員準備;
2、財務安排;
3、外部專家及融資服務機構的利用
(四)預案的采取和危機的化解
在該階段,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危機類別,采取不同的處理預案,及時化解風險,把損失和危害控制到最低點。
(五)危機的善后處理
綜上所述,導致企業融資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國家的政策原因、企業自身經營不當或者是信用的危機所導致的,要先控制防范就要從內部的管理上來解決,上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如果您還要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流程有哪些
2021-03-22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