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巴中市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巴府辦發[2010]55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市經濟開發區商貿園、工業園管委會:
《巴中市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實施辦法(試行)》已經市人民政府二屆第50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巴中市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土地登記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巴中市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第二條 本《實施辦法》適用于巴中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收回工作。
因行政處罰或撤銷行政審批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收回工作,具體工作由市土地儲備中心實施。
市監察局、公安局、財政局、規劃和建設局、審計局、地稅局等部門及巴州區政府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相關工作。
第二章 依法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由市人民政府發布收回公告,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國土部門辦理注銷登記,市土地儲備中心納入土地儲備庫:
(一)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因土地使用權人自身原因超過規定期限滿兩年未動工開發建設的;
(二)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因土地出讓有償使用合同約定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三)經核準報廢的公路、鐵路、礦場等用地;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用地的;
(五)其他可以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第五條 無償收回劃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時,對其
合法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按照新舊程度給予補償。
第三章 依法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六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由市人民政府發布收回公告,有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國土部門辦理注銷登記,市土地儲備中心負責具體實施收回補償、整理儲備工作:
(一)因社會公共利益需要;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低效利用的;
(四)土地使用權人搬遷騰出的,使用期限尚未屆滿的國有建設用地;
(五)按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或劃撥土地批準文件規定應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中央或省政策規定其他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第七條 依法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補償費用包括土地取得成本費用、前期工程費用、資金占用利息、間接費用等。
第八條 土地取得成本費用包括的范圍:
(一)土地使用權人以劃撥或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已繳納價款;
(二)宗地內所發生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林木、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稅費、測繪費、土地登記費等實際發生的費用。
第九條 土地取得成本費用依據土地使用權人提供的合同、協議原件、實際支付的原始憑證依法予以核定。
第十條 前期工程費用包括宗地內實際發生的勘探、土石方、道路、管網、房屋和其他建(構)筑物等費用。
第十一條 前期工程費用的計算辦法:
(一)如工程已經審計,可按審計機構出具的結算審計報告投資額核定;
(二)若工程未經審計,需提供設計施工圖、
工程承包合同、竣工圖、隱蔽工程施工記錄等詳實的工程技術資料,并按同期定額標準及其配套文件、造價信息價格等要素核定投資額;
(三)如工程未經審計又無詳實的工程技術資料,由土地使用權人提供支出依據及收款單位提供的收款依據,并附對應的銀行支付憑證、完稅憑證、發票和相關資料,按宗地成本費用審核的相關程序依法核實認定。
第十二條 資金占用利息的計算辦法:
(一) 以宗地取得成本費用和前期工程費用的實際支出金額、支出時間為基數計算資金占用利息;
(二)在金融機構貸款的,按與金融機構簽訂的
借貸合同約定的
貸款利率計息(不計復息和罰息,下同);
(三)企業(個人)使用自有資金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
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計息;
(四)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財政資金、自有資金的不計息;
(五)企業(個人)涉及民間借貸的,在具備真實、合法、有效的原始憑證依據的前提下,其借貸利率借貸雙方有約定的,按雙方約定利率標準計息,但最高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其借貸利率借貸雙方未約定的,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計息;
(六)前期工程費涉及的欠款不計息。
第十三條 間接費用的計算辦法:
(一)宗地內實際發生的設計費、看守費等費用,依據被收回單位提供的合同、協議原件、實際支付的原始憑證依法予以核定;
(二)對原土地使用權人因取得該宗地土地使用權發生的管理費、業務費用等給予適當補助,區分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個人)及土地取得的不同方式確定相應比例,以宗地直接成本(含土地取得成本費用和前期工程費用)為基數,采用差額定率累進法計算,具體計算標準見附表。
第十四條 工作經費計提辦法:
在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工作中發生的差旅費及相關費用,以宗地直接成本為基數計提工作經費,計入宗地成本。
第十五條 原土地劃撥決定書、出讓合同對收回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十六條 對原土地使用權人拒不提供其土地取得成本及相關資料的,根據能夠并已經查證的合法有效的依據計算其土地取得成本和相關費用;不能查實的,不予補償。
第十七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在負責收集匯總收回宗地的相關資料后,報請市人民政府同意,組織相關部門抽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宗地收回成本費用進行審核,或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評估,審核(評估)結論經市財政局評審后執行。
第十八條 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補償,原則上采取貨幣補償的方式。
因本市城鄉規劃調整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的,經市規劃和建設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論證,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按照等價的原則采取重新安排用地,或者通過調整土地使用權人其他用地的土地使用條件的方式進行補償。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十九條 在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工作中,審核單位、土地使用權人、相關工作人員應嚴格按國家政策法規辦事,嚴禁弄虛作假。
第二十條 土地使用權人應保證所提供全部資料的真實性,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若有弄虛作假行為,由相關部門依法查處。
第二十一條 原土地使用權人無正當理由拒不配合土地使用權收回工作的,國土部門按規定程序責令其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進行注銷公告,公告期滿后直接辦理土地使用權注銷登記,收回土地使用證書;土地使用證書無法收回的,在土地登記簿上注明,公告后廢止。原土地使用權人自行承擔土地取得成本不能查實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原土地使用權人對土地收回工作有異議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
行政訴訟。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三條 本《實施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四條 本《實施辦法》各縣(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本《實施辦法》由巴中市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