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農村土地承包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規定。
根據本法規定,“公開、公平、公正”是農村土地承包中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違反了這一基本原則,農民的承包土地的權益就會受到侵犯,破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的貫徹實施。
在進行農村土地家庭承包中,“公開”是指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行承包活動的信息要公開。在按照規定進行土地承包時,發包方應當及時公布土地承包的有關信息,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者其他承包方知曉土地承包的基本情況。公開的方式,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可以采取張貼公告、有線廣播或者召開村民會議。公開有關承包活動的有關信息包括:向村民宣傳、介紹有關土地承包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讓村民了解進行土地承包的基本精神等;公布擬發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等。公開有關信息要做到透明、及時、準確。
二、進行承包的程序要公開。在進行農村土地家庭承包中,承包程序的公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由承包工作小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擬訂承包方案并向本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公布;依法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
三、承包方案和承包結果公開。承包方案經過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后,應當及時公布,同時公開組織實施承包方案,確定每戶及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的土地的具體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等。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簽訂書面承包合同,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方頒發土地承包經營證或者林權證,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所謂“公平”主要是指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享有、行使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權利。在確定承包方案時,應當民主協商,公平合理地確定發包方、承包方權利義務。尤其是發包方不得濫用權力,承包合同中不得對承包方的權利進行不合理的限制、干涉承包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或者通過承包合同給承包方增加不合理的負擔。
所謂“公正”,主要是指在承包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辦事,同等地對待每一個承包方,不得暗箱操作,也不得厚此薄彼,親親疏疏。如在確定承包方案時,首先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承包工作小組依照法律、法規擬定并公布承包方案,然后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對承包方來說,應當以正當的手段參加承包活動,不得通過行賄或者親屬關系,來獲得有利的承包條件。
對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公開”主要是指:發包方應當通過公告、召開村民會議宣布或者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公共媒體公開有關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位置、面積,以及對承包方的基本要求等信息。采取招標、拍賣和協商的方式來確定承包方。招標、拍賣和協商的過程要公開透明。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的,還要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確定承包方的,發包方應當及時通知承包方。公平主要指發包方和承包方法律地位平等,雙方應當通過定標、競價或者協商一致的方式,公平合理地確定承包期、承包費以及其他權利義務,一方不得將其意志強加于另一方。“公正”是指,對發包方來說,就是要嚴格按照公開的條件和程序辦事。如采取招標發包的,發包方應當同等地對待每一個投標競爭者,不得厚此薄彼,親疏有別。應當以投標人在承包費、技術能力、資金條件等方面最優者為定標標準,確定最終承包人。對投標方來說,應當以正當的手段參加投標競爭,不得串通投標,不得有向發包方及其工作人員行賄、提供回扣或給予其他好處等來獲得承包土地或者其他有利的承包條件。又如采取拍賣方式發包的,在沒有保留價的情況下,發包方應當將土地發包給最高出價的競買人。競買人之間、競買人拍賣人之間不得惡意串通損害發包方的利益。
在土地承包過程中,還要注意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既有利于國家、集體,又符合承包方利益的承包費等。又如在農村土地經營中,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既要提高生產力,又要防止掠奪性開發,以保持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失效]
1979-09-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問題的決定
1996-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