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條 土地承包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按照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也可以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
(二)民主協商,公平合理;
(三)承包方案應當按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四)承包程序合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土地承包原則的規定。
土地承包的原則是指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過程中發包方和承包方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對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起規范、指導作用。根據本條的規定,土地承包應當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一)按照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也可以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
憲法第10條、土地管理法第8條都明確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因此,只要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成員,其對集體土地都享有一定的權益,都有權依法承包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或者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這是土地承包中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因此本條規定,按照規定統一組織承包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這里的“平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都平等地享有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權利,無論男女老少、體弱病殘。出于對婦女權益的特殊保護,本法第6條還特別規定,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中應當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二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承包過程中都平等地行使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權利,發包方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承包權。這主要體現在承包過程中,發包方不能厚此薄彼、親親疏疏,不能對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行差別對待,例如,不得親疏有別地將肥力好的土地分給一部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而將土質差、肥力低的土地分給另一部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土地承包的權利:一方面體現在依法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承包土地的權利;另一方面體現在自愿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作為土地承包的權利人,他有權依法自由處置自己的權利。但需強調的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必須是基于“自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現實中,有的發包方或某些行政部門強迫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放棄承包土地的權利或者承包后強行收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權,這嚴重侵害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二)民主協商,公平合理
土地是廣大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對涉及農民土地權益的承包方案的擬訂等重大事宜應當極其慎重和尊重農戶權益。因此,本法強調應當本著民主協商、公平合理的態度進行土地承包。“民主協商”要求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完成承包,發包方在發包過程中應當與作為承包方的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民主協商,應當充分聽取和征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意見,不得搞“暗箱操作”, 不得搞“一言堂”強迫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接受承包方案。這里的“公平合理”要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所承包的土地在土質的好壞、離居住地距離的遠近、離水源的遠近等方面不能有太大的差別。即使有差別,也應當在“合理”的范圍內。
(三)承包方案應當按照本法第12條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村民自治是基層農村最直接的民主形式,其基本內容是,凡是關系到村民利益的事項,由群眾自己當家,自己做主。村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方案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由村民會議決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9條規定,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必須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因此,本條確立了“承包方案應當按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的承包原則。
“村民會議”是村民集體討論決定涉及全村村民利益問題的一種組織形式,是村民行使自治權的根本途徑。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會議由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農村土地承包方案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原則上應由本集體經濟組織18周歲以上的村民參加的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但在外出人員較多或者村民居住分散,全體村民不易召集的情況下,也可以采取選派代表參加會議的形式。為了在土地承包過程中體現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則,體現大多數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意志,承包方案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會議的2/3以上成員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否則該承包方案不能生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項中的“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應當與本法第12條的規定相一致,本法第12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發包。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的,不得改變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權。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由使用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發包。
(四)承包程序合法
承包中,承包程序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違反法律規定的承包程序進行的承包是無效的。根據本法第19條的規定,土地承包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1)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2)承包工作小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擬訂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4)公開組織實施承包方案;(5)簽訂承包合同。
需要強調的是,在土地承包中除了應當遵循本條規定的幾項原則外,還應當遵循本法規定的土地承包的總的原則。本法第7條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森林防火條例
2008-12-01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企業財務快報工作的通知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