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條 發包方享有下列權利:
(一)發包本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依法由本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
(二)監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
(三)制止承包方損害承包地和農業資源的行為;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釋義】 本條是對發包方權利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發包方的權利是法定權利,即使在承包合同中未約定,也仍然依法享有這些權利;同時,也不得在承包合同中限制這些權利,如果有限制這些權利的條款,則該條款無效。現將本條規定的這幾項權利分別說明如下:
一、發包本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依法由本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的權利
這是發包方的發包權,是享有其他權利的前提。發包方可以發包的土地有兩類:一類是本集體所有的農村土地;另一類是國家所有依法由本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對于第二類土地發包人雖然不是所有人,也享有法律賦予的發包權。
二、監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的權利
土地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生活資料。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有限的土地資源與無限的土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耕地、林地和草地人均面積很少,必須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因此,本條第2項規定發包人有權監督承包人依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
三、制止承包方損害承包地和農業資源的行為的權利
土地必須合理利用和保護,而損害土地和農業資源的行為必須予以制止。損害土地和農業資源的行為有許多表現,如在耕地上建房、挖土、挖沙、挖石、采礦,將耕地挖成魚塘,毀壞森林、草原開墾耕地,將土地沙化、鹽漬化,使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圍湖造田等。對于承包方的這些行為,發包方都有權制止。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這是一項兜底的規定。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以及村民小組對于土地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權利,除本法外,農業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國務院的行政法規都有涉及,發包人的權利不限于本條明確規定的3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13修正)
2013-12-28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事案件辦案期限問題的決定
1981-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中沒有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可否作出補充規定問題的答復
1996-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08-29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