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條 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發包方、承包方的名稱,發包方負責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二)承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ㄈ┏邪谙藓推鹬谷掌冢?
(四)承包土地的用途;
?。ㄎ澹┌l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
(六)違約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承包合同形式和合同主要條款的規定。
一、土地承包合同的特征
土地承包合同是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達成的,關于農村土地承包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根據本法的規定,土地承包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合同的主體是法定的。發包方是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范圍相一致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或者村民小組。即: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發包。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由使用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發包。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2)合同內容受到法律規定的約束,有些內容不允許當事人自由約定。如:對于耕地的承包期,本法明確規定為30年。再如,對于承包地的收回等,法律都有明確規定。這些內容都不允許由當事人自由約定。 (3) 土地承包合同是雙務合同。發包方應當尊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為承包方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有權對承包方進行監督等;承包方對承包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轉的權利,應當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等。 (4)合同屬于要式合同。雙方當事人簽訂承包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二、土地承包合同的形式
我國法律和國家政策對于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有明確規定。土地管理法規定,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農業法規定,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對此也做了相同的規定。國家有關政策多次強調農村土地承包要訂立承包合同,完善合同管理。1983年指出,要建立和健全承包合同制,這是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重要環節。1991年指出,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要認真完善土地和其他各業的承包合同管理,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2000年指出,目前全國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基本結束,加強土地承包管理,重點是建立健全承包合同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合同檔案,及時調處糾紛,組織合同兌現。
合同的形式,是指當事人訂立合同所采取的形式,包括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民法通則規定,民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我國有的法律中明確規定合同采用書面形式。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我國農民的最重要的權利之一,涉及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而且目前侵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情況比較多。采用書面形式,明確肯定,有據可查,有利于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有利于防止爭議和解決糾紛,也有利于對農村土地承包的規范和承包合同的管理。在現實中,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普遍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因此,本法要求土地承包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一般指以文字等可以有形地再現內容的方式達成的協議,如合同書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三、土地承包合同的主要條款
合同的條款就是合同的內容。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除法律規定的以外,主要由合同條款加以確定。合同條款是否齊備、準確,決定了合同能否成立、生效以及能否順利履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法對合同的主要條款做出了規定,以便對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起指導和規范的作用。主要條款的規定也只具有提示性與示范性,提倡當事人盡量對合同的這些條款做出明確的約定,以免日后產生糾紛。但并不是說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都會導致合同的不成立或者無效。因此,在行文上用的是“一般包括”的提法。當事人可以根據合同的性質和其他情況,自愿確定合同的內容,可以不限于這些條款。合同法規定的合同的主要條款包括: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這些只是一般合同應當具備的條款,但不同的合同,由其類型與性質決定,其主要條款或者必備條款可以是不同的。本法根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性質和特點對承包合同的主要條款做出了規定?,F將承包合同主要條款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發包方、承包方的名稱,發包方負責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這是承包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當事人是合同的主體,如果不寫明當事人,就無法確定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發生糾紛也難以解決。因此,要將發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都規定清楚。對于發包方和承包方,本法第12條和第15條已分別做出了規定。
(二)承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這是土地承包合同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也是合同的必備條款,否則合同不能成立,承包關系無法建立。其中,土地的坐落是指土地的所在地,土地的質量等級是指土地管理部門依法評定的土地等級,是反映土地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這些內容,合同中要規定細致、清楚,以防止差錯,避免糾紛。
?。ㄈ┏邪谙藓推鹬谷掌凇3邪谙奘浅邪揭婪ㄏ碛袡嗬袚x務的期間。期限直接關系到合同權利義務的延續時間,涉及當事人的利益,也是確定合同是否按時履行或者遲延履行的客觀依據。由于土地承包期限是法定的,當事人只能在本法第20條規定的范圍內確定承包期限。另外,為了確定合同權利義務的具體期間,合同中還要規定合同的起止日期。
?。ㄋ模┏邪恋氐挠猛?。按照本法的規定,承包土地只能用于農業。對“農業”的范圍,農業法規定,本法所稱農業,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因此,承包土地只能用于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
?。ㄎ澹┌l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本法對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分別做出了具體規定。除了這些權利義務之外,還包括其他法律如土地管理法、農業法、漁業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等法律中規定的權利義務。當然,當事人還可以在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情況下,約定其他的權利義務。
(六)違約責任,是指承包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比如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是促使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使對方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重要法律措施,也是保證合同履行的主要條款。因此一般有關合同的法律對于違約責任都做出了較為詳盡的規定,如合同法第七章規定的“違約責任”。本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依照合同法的規定承擔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5年施行)
2014-11-01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全文)
2009-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