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 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組織使用。
【釋義】 本條是對我國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的規定。
一、水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生產的基本物質,人們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形成復雜的權益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的規模越來越大,水越來越成為影響整個社會生活的重要因素,水資源權屬已成為不能回避的重要法律問題。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是水資源所有權和因占有、使用水資源而產生的各種相關財產權益(如取水權)的統稱。由于水資源是一種動態的資源,具有多種功能,可以重復使用,決定了水資源權屬與一般的財產權又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特點。世界各國在長期的社會發展和用水實踐中形成了自己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這些規范的產生和存在都有其歷史的合理性。因此,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是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制度、水資源狀況、歷史習慣、文化傳統等緊密相關的,統一模式的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是不存在的。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制定各種水事法律規范、設定水事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關系的基礎。因此,進一步完善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是這次《水法》修訂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我國《憲法》第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第9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我國水資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時在時空分布上極不均衡。因此,水資源是我國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只有嚴格依照《憲法》的規定,堅持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才能保障我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滿足各方面對水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原《水法》就依據《憲法》作出規定,“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新《水法》仍然延續了這一規定。新《水法》第2條還明確規定,“本法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因此,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的含義是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形態的水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是我國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的基礎和核心,一切水事立法都必須遵循和維護這一制度。
隨著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重大難題,把水資源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公共財產由政府加強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控制和管理已逐漸成為當今世界的一種趨勢。例如,南非1998年通過的新《水法》在序言中規定,“人們認識到水是一種稀有的,且時空分布不均衡的國有資源”; “人們還認識到水是一種屬于全體人民的自然資源,而以往南非的種族歧視的法律和制度妨礙了人們公平公正地得到水,也妨礙了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現在人們承認應由中央政府全面負責管理全國的水資源及其開發和利用,包括公平公正地分配水資源使其得到有效益的利用和分配”。
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原《水法》在規定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時并沒有明確規定水資源國家所有權的主體代表。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有水資源的所有權是這次《水法》修訂新作出的規定。國有水資源受法律保護,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的法律表現形式是水資源的國家所有權。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因此,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是指國務院代表國家(即全民)依法行使對國有水資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法律上規定國務院是國有水資源所有權的代表,一是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是國有水資源的所有權代表,無權擅自調配、處置水資源,只能依法或者根據國務院的授權調配、處置水資源;二是賦予國務院行使國有水資源資產管理的職能,水資源有償使用的收益權歸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有權決定國有水資源有償使用收益的分配辦法。明確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為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優化水資源的配置確立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根據《憲法》關于水流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規定,從我國水資源緊缺的實際狀況出發,借鑒世界水資源管理立法的一些新實踐、新經驗。新《水法》對原《水法》第3條第2款“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中的水,屬于集體所有”的規定作了上述修改。這樣修改符合《憲法》和我國的實際,有利于國家加強對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優化配置,真正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立法目的。同時,根據《民法通則》有關國家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水面等自然資源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規定,為尊重歷史習慣,充分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興辦農田水利設施、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積極性及其相關合法權益,本條作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規定。此外,新《水法》還明確規定: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不實行取水許可和有償使用制度。 (2)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這些規定既維護了國家水資源所有權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加強了國家對水資源的宏觀管理,也充分保護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現有的用水權益,保持了我國水資源權屬法律制度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018修正)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