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釋義】 本條是對稅收征收管理基本原則的規定。
稅收征收管理必須依照法律規定進行,這是稅收法定原則的重要內容,體現了稅收法定原則的要求,是由稅收的本質所決定的。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收活動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原則,這項基本原則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課稅要素法定原則。它的含義是,由于稅收是國家為實現職能而對單位和個人占有的部分財產的強制再分配,稅收征收管理對單位和個人的基本財產權利有重要影響,同時也對國家利益有重要影響,因此,課稅要素的全部內容必須由法律規定。課稅要素主要包括納稅人、征稅機關、征稅對象、稅率、稅收優惠、征稅基本程序、稅務爭議的解決辦法等,這些課稅要素是納稅義務成立的必要條件,課稅要素由法律確定,才能保證依法設定納稅義務。我國的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我國立法法也明確規定,國家稅收基本制度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立法事項,所以,稅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程序應當由法律來確定,實施稅收征收管理活動必須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
稅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稅收的開征、停征、減稅、免稅、退稅、補稅等重要環節。開征,是指設置新的稅種或者對已設置但未征收的稅種開始征稅。停征,是指取消已經開征的稅種或者對已開征的稅種停止征稅。減稅,是指減少征收一部分按法定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減稅的具體方法有兩種:一是比例減征法,即按計算出來的應納稅額減征一定比例,二是減率減征法,即用減低稅率的辦法體現減征稅額。免稅,是指對法定應納稅額不予征收。退稅,是指將依法已征收的法定應納稅額退還給納稅人。補稅,是指對應征未征的或者應征少征的稅額進行補征。按照稅收法定原則,稅收征收基本程序中這些重要環節,都必須由法律來確定,任何人都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執行這些程序。
對稅收征收管理程序,法律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加以確定。這是稅收法定原則所允許的,也能夠適應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深化體制改革的需要,并且與我國的立法原則和國際通行作法也是相符合的。課稅要素法定并不排除由行政法規來確定,特別是我國的經濟體制包括稅收體制仍處于改革過程中,在有些方面實踐的積累還不夠充分,立法的條件和時機還不成熟,這就可以由法律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待條件成熟時再上升為法律。我國的立法法明確規定,除刑事、民事等方面的法律外,在法律制定之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可以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因此,國務院可以依據法律授權,對稅收的開征、停征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作出規定。對于國務院依據法律制定的有關稅收征收管理的行政法規,必須嚴格執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國務院制定稅收征收管理程序方面的行政法規,必須以法律明確授權為前提,沒有經過法律授權作出的規定,是無效的。
在稅收法定、課稅要素法定的基礎上,稅收征收行為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確立的規則,稅務機關必須按照法定的內容和步驟征收稅款。稅務機關以及其他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決定稅收的開征、停征、減稅、免稅、退稅、補稅,或者擅自作出其他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如提前征收“過頭稅”,隨意延緩征稅等,都是絕對不允許的。由此看來,有這些行為的,將要受到法律制裁。這樣規定有利于保證正當地執行法定的稅收征收程序,保障國家利益,也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