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2004)滬一中民五(知)終第字1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勝康廖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商城路738號。
法定代表人查杰,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胡斌,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市工程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東園四村439號603室。
法定代表人朱忠明,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朱憲章,上海市工程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住上海市浦東新區東園四村436號602室。
上訴人上海勝康廖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技術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04)浦民三(知)初字第1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4年12月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12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胡斌、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朱憲章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上海市工程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程建設公司)與上海勝康廖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康廖氏公司)于1993年 11月11日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由工程建設公司為勝康廖氏公司建設的勝康廖氏大廈進行施工監理,監理范圍包括全部土建、安裝、裝飾工程的施工質量、進度和投資監理,監理費為人民幣140萬元,在合同簽訂后15日內支付人民幣70萬元,1994年10月、1995年10月分別支付人民幣30萬元,工程驗收后 15日內支付人民幣10萬元。合同履行期限自1993年10月至1996年5月。1993年12月7日勝康廖氏公司與上海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簽訂勝康廖氏大廈施工總包合同,工程建設公司作為監理單位在合同上蓋章。該合同第八條約定,勝康廖氏公司委托工程建設公司作為自工程開工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驗收后及保修期結束為止的全部土建、安裝、裝飾工程的施工質量、進度和投資監理。1996年7月,雙方簽訂補充協議,增加兩個項目的監理內容,為此增加監理費人民幣 10萬元。此外因工程剩余部分需推遲,監理服務合同相應也需延緩,故勝康廖氏公司支付工程建設公司延期監理費人民幣20萬元,直至所有監理項目全部完工。支付方式為協議簽訂后15天內支付人民幣10萬元,1996年10月底支付人民幣10萬元,全部監理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后15天內支付人民幣10萬元。
1996年10月5日上海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出具滬建質監(9607)字第1號核驗證明書,確認勝康廖氏大廈(不包括地下一層及二至五層內裝修)工程質量合格。
勝康廖氏公司的付款情況為:1993年11月25日勝康廖氏公司向工程建設公司支付監理費人民幣70萬元,1994年10月20日支付監理費人民幣30萬元,1995年10月17日支付監理費人民幣30萬元,1996年9月27日支付監理費人民幣10萬元,1999年2月12日支付監理費人民幣1萬元,共計付款人民幣141萬元。此外,從1993年至1996年期間,勝康廖氏公司以津貼、獎金的形式共支付工程建設公司的監理人員人民幣115,981.50 元。
1997年8月15日、1998年7月2日、1999年7月13日、2000年7月6日工程建設公司分別向勝康廖氏公司發出催討監理費通知,由勝康廖氏公司的工程部經理王忠岡簽收。
2002年6月11日工程建設公司向上海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勝康廖氏公司支付監理費人民幣29萬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人民幣234,388元。 2003年7月28日上海仲裁委員會作出2002滬裁(經)字第134號裁決書,裁決勝康廖氏公司支付上述款項。因勝康廖氏公司未履行,工程建設公司于 2003年8月13日向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勝康廖氏公司提出異議,該院于2004年1月以仲裁裁決結果超越了當事人的請求范圍為由裁定上海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02滬裁(經)字第134號裁決不予執行。故工程建設公司訴至原審法院,請求判令勝康廖氏公司支付拖欠的監理費人民幣29萬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
原審法院認為,工程建設公司、勝康廖氏公司簽訂的技術服務合同及補充協議合法有效,雙方應全面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四份催款函及勝康廖氏公司付款人民幣1 萬元的事實證明工程建設公司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雙方簽訂的合同中并未約定勝康廖氏公司以獎金、津貼的形式支付監理費,從1993年至1996年期間勝康廖氏公司付給工程建設公司監理人員的人民幣115,981.50元系由工程建設公司的監理人員個人以現金的形式收取,而并非由工程建設公司收取,故該筆費用不能作為勝康廖氏公司支付的監理費。工程建設公司未完成地下一層及二至五層內裝修的工程監理,責任應歸于勝康廖氏公司。故勝康廖氏公司應當如數支付監理費。原審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之規定,判決:一、勝康廖氏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工程建設公司監理費人民幣29萬元;二、勝康廖氏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工程建設公司逾期付款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其中人民幣19萬元從1996年11月1日起算,人民幣10萬元從2002年6月12日起算)。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617元,由原告承擔人民幣1,500元,被告承擔人民幣9,117元。
判決后,勝康廖氏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上訴的主要理由是:一、原審判決關于上訴人于1999年2月12日付款人民幣1萬元的行為構成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錯誤,缺乏法律依據;二、原審判決一方面認定上訴人曾以獎金、津貼形式向被上訴人的監理員工支付過人民幣11萬余元,另一方面又認定該筆費用不應計入監理費,不僅與事實不符,而且對上訴人是不公平的;三、原審判決一方面認定被上訴人在技術服務合同項下有部分工作并未完成,另一方面又將未完成的責任完全歸于上訴人,此節認定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被上訴人辯稱:上訴人付款人民幣1萬元的行為構成時效中斷;上訴人付給被上訴人監理人員的人民幣11余萬元是獎金、津貼,不是監理費;技術服務合同項下部分工作未完成的責任在上訴人,故被上訴人請求本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雙方當事人在二審中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于:一、上訴人于1999年2月12日付款人民幣1萬元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本院認為,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經查,在上訴人付款人民幣1萬元之前,被上訴人曾于1997年8月15日、 1998年7月2日進行過催款,催款的總金額均為人民幣30萬元,在無證據證明雙方存在其他債權債務的情況下,上訴人其后的付款行為可視為對上述兩次催款的回應,表明其同意履行合同義務,訴訟時效因此中斷,故原審判決據此認定并無不當,上訴人稱其付款人民幣1萬元的行為不能得出其必然同意履行全部合同義務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二、上訴人以獎金、津貼形式向被上訴人的監理員工支付人民幣11萬余元是否應計入監理費。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技術服務合同中明確約定了監理費的支付方式和期限,并未約定上訴人以獎金、津貼的方式支付監理費。之后,上訴人也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和期限支付了前三期監理費,而該筆人民幣 11萬余元的費用系由被上訴人的監理人員以個人名義收取,并不能視作是向被上訴人支付的監理費,上訴人提出該付款方式是基于雙方對技術服務合同的口頭變更,但沒有提供證據予以佐證,故本院難以采納。三、被上訴人在技術服務合同項下有部分工作未完成的責任應由誰承擔。本院認為,根據合同的約定,被上訴人的監理范圍應包括全部的土建、安裝、裝飾工程。被上訴人未完成地下一層及二至五層內裝修監理工作的原因,是該部分內裝修尚未完成,庭審中,上訴人亦承認該節事實。因此,是上訴人自身的原因造成被上訴人沒有完成部分監理工作,原審法院的認定并無不當。此外,庭審中上訴人提出四份催款函上“王忠岡”的簽名不是王本人所簽,但沒有提供相反的證據予以證明,故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617元,由上訴人上海勝康廖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避申請書(法人)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驗明正身筆錄(執行死刑用)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