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裁定書
(2005)佛中法民四終字第16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譚志雄,男,1947年12月2日出生,住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官山江浦東路1號。
委托代理人梁湛權,男,1946年4月1日出生,住佛山市高明區高明鎮北區蓮花巷1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南海絲廠,住所地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官山江浦東路1號。
法定代表人潘財弟。
委托代理人黃正中,廣東東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福權,廣東東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譚志雄因與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絲廠(以下簡稱南海絲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4)南民一初字第1924號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4年6月7日,譚志雄以南海絲廠為被申請人向佛山市南海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確認其仍為南海絲廠的職工,并要求南海絲廠為其補繳放長假期間的社會保險費。同月18日,該委作出南勞仲不(2004)151號《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認為譚志雄訴南海絲廠勞動爭議一案的申請已超過勞動爭議仲裁受理時限,決定不予受理,申訴方可自收到《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同月22日,譚志雄的委托代理人梁湛權收取了該《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2004年7月20日,譚志雄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南海絲廠確認其仍屬南海絲廠的職工,并為其補繳放長假期間的社會保險費。原審法院于同月26日立案受理。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屬勞動爭議案件,其前置程序須依法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處理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時間應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的時間。佛山市南海區勞動爭議仲委員會作出的南勞仲不(2004)151號《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已明確告知譚志雄可以在收到該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十五日期限是行使訴訟權利的期間,屬除斥期間,不能延長或中斷。該期間應從譚志雄收到《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之日起計算,期限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本案譚志雄于2004年6月22日收到《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同年7月6日應是該案起訴期間屆滿之日;而譚志雄于同年7月20日才向原審法院遞交起訴材料,已超過法定的十五日起訴期間。原審法院經認真審查本案的有關證據后,確認譚志雄的起訴已超過了法定起訴期限,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裁定駁回譚志雄的起訴。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譚志雄承擔。
上訴人譚志雄不服上述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譚志雄是在法定時限內申請辦理立案,原審裁定譚志雄的起訴期限超過了法定時限與事實不符,是錯誤的。譚志雄在2004年6月22日收到佛山市南海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后,于2004年7月5日上午到佛山市南海區法院立案庭咨詢室進行立案登記,由立案庭咨詢室寫一張要求譚志雄提供立案的有關材料的字條到立案庭5號窗律霸官辦理立案有關事宜,由于按南海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的160名申訴職工分為二類,以譚志雄等68人為一類(未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作為一份起訴書,以崔賜崧(已超過退休年齡的職工)為二類作為一份起訴書向南海區人民法院立案庭辦理立案手續,立案庭法官審理了譚志雄等提交的立案材料后,要求譚志雄等不能分兩類提交兩份起訴狀,要按每人一份起訴書提交立案庭立案受理。譚志雄等向立案庭法官提出,今天來立案是在法定時間內,如果分拆每人一份起訴書,時間會超過時限,立案庭法官對譚志雄說:今天來立案,立案庭給予認定。并叫譚志雄等回去搞好起訴的有關材料再作受理。2004年7月9日,譚志雄等按立案庭的要求遞交了160份起訴書及有關材料,由于譚志雄的起訴資料多,立案庭將這些資料輸入電腦需要一定的時間,直到2004年7月20日才發出受理通知書給譚志雄,因此,譚志雄的真正立案時間是2004 年7月5日,是在法定的時間內,2004年7月20日是立案庭發出受理通知書給譚志雄的時間,如果譚志雄是超過法定時限申請立案起訴的,立案庭也不會對譚志雄作出立案受理,而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西樵法庭在審理此案時卻裁定譚志雄的立案時間在2004年7月20日與事實不符。二、關于勞動仲裁申訴時效問題。1. 譚志雄是由南海絲廠對譚志雄實施放長假,南海絲廠沒有按照勞動部辦公廳《關于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179號)的規定:“企業對有曠工行為的職工作除名處理,必須符合規定的條件并履行相應的程序。因此,企業通知請假,放長假,長期病休職工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單位報到或辦理有關手續,應遵循對職工負責的原則,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在此基礎上,企業方可對曠工或違反規定的職工按上述法規作除名處理。直到現在南海絲廠對譚志雄都未有按規定的條件并履行相應的程序作出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自動離職或除名等任何一項的處理決定,更沒有按上述規定將有關對譚志雄處理通知書送達給譚志雄,譚志雄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2. 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如何理解的復函](勞辦發[1994]257號)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之日,也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的開始。雙方的勞動爭議時效應從譚志雄提起仲裁申請之時才開始計算。3. 根據《企業職工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正當理由超過前款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職工對開除或除名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應屬“有正當理由”,所以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譚志雄在向佛山市南海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前曾向用人單位及上級機關反映譚志雄職工身份及待遇問題請求,但用人單位及上級領導機關一直到現在都沒書面答復,按照上述法規的規定,譚志雄也屬有正當理由。上述三個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表明,佛山市南海區勞動仲裁委員會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對譚志雄提出的仲裁申請以超過勞動爭議仲裁受理時限不予受理顯然與以上的法規不符,剝奪了譚志雄維護自己合法勞動權益的權利。三、關于譚志雄職工身份問題。譚志雄是南海絲廠的全民職工,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國家經濟發展政策實行改革開放,南海絲廠的生產情況處于不景氣的狀況,南海絲廠生產的部分產品要停產,無法安排譚志雄上崗,致使譚志雄處于下崗待業的狀況,因此南海絲廠對譚志雄實施放長假,在放長假期間,南海絲廠也沒有按照勞動部辦公廳《關于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179號)中關于企業對有曠工行為的職工作除名處理,必須符合規定的條件并履行相應的程序的規定進行處理。因此,企業通知請假,放長假,長期病休職工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單位報到或辦理有關手續,應遵循對職工負責的原則,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譚志雄,譚志雄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上注明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在此基礎上,企業方可對曠工或違反規定的職工按上述法規作除名處理。直到現在,南海絲廠既沒有按上述勞動法律、法規通知譚志雄回單位報到或辦理有關手續,也沒有按照規定的條件及履行相應的程序對譚志雄作出任何形式的處理決定,更沒有把任何形式的處理決定以書面的形式送達譚志雄,南海絲廠與譚志雄到現在都未終止或解除雙方的勞動關系,雙方的勞動關系始終都是存在的,顯然易見,譚志雄理應仍屬南海絲廠的職工。四、關于社會保險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譚志雄是南海絲廠的職工,但南海絲廠在對譚志雄放長假期間沒有依法為譚志雄繳納社會保險費,因此請求判令南海絲廠為譚志雄繳納被放長假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綜上所述,譚志雄請求:1. 撤銷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4)南民一初字第1924號民事裁定;2. 確認譚志雄仍屬南海絲廠的職工身份;3. 判令南海絲廠為譚志雄補繳在被放長假期間的勞動社會保險費;4. 本案訴訟費由南海絲廠承擔。
上訴人譚志雄在二審期間沒有新證據提交。
被上訴人南海絲廠向本院答辯稱:一、原審裁定正確,應該駁回譚志雄的訴訟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 有明確的被告;3.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 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立案庭在審查原告起訴材料時,主要是根據上述的4個條件來審核的,而對于訴訟時效,可以不進行審查,因為有些時效存在延長、中止或中斷的情形。譚志雄在7月20日向南海法院起訴并于7月26日立了案,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立案后發現起訴不符合受理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一審法院經過2天的庭審,對南海絲廠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后,又發現譚志雄在7月20日才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仲裁書中所規定的15天是除斥期間,不能延長或中斷,所以以此駁回譚志雄的訴訟請求是完全正確的。譚志雄在上訴書中認為南海法院一旦立了案就表示沒有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是錯誤的。退一步講,就是一審法院沒有發現時效已過,在二審的時候發現了,照樣可以直接駁回譚志雄的訴訟請求。二、本案譚志雄早已不是南海絲廠的職工,申請仲裁的時效也早已過了。譚志雄入廠和離廠的時間在一審時已經譚志雄核實和確認。首先,應糾正譚志雄對“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的理解。南海絲廠認為,“雙方的勞動爭議時效應從譚志雄提起仲裁申請之時才開始”是嚴重錯誤的。因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的計算起點,而譚志雄提起仲裁申請之時是譚志雄維護自己權利的起點,譚志雄維護自己權利的起點可能和訴訟時效的計算起點是同時的,也可能后于訴訟時效的計算起點,更有可能是在訴訟時效已經過了之后。而在本案中,譚志雄提起仲裁申請之時已經遠遠過了訴訟時效,譚志雄是一個“權利的睡眠者”,而法律是不保護“權利的睡眠者”的。其次,[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如何理解的復函]規定:“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的開始。因此,“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不應從侵權行為終結之日起計算。譚志雄引用勞動部辦公廳《關于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并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三條無非是為了說明如下問題,即如果企業要開除職工,必須符合《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三條履行相應的程序;企業要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職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但是,《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八條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適用《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三條、第二十條關于開除的程序規定。譚志雄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南海絲廠的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南海絲廠對其依法除名是合法合理的。再次,譚志雄沒有超過訴訟時效的“其他正當理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條規定:其他正當理由包括下列情形:(一)發生勞動者生病住院治療等意外情況的;(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對勞動爭議進行協商或曾達成和解的;(三)人民法院認為可以認定的其他合理情形。而譚志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有以上的“其他正當理由”,可見,譚志雄申請仲裁的時效已過。譚志雄早已被除名離廠,早已不再是南海絲廠的職工。譚志雄被除名是有法定的原因的,即譚志雄嚴重違反了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而不是由于南海絲廠的生產情況不景氣,也不是由于部分生產的產品要停產而無法安排譚志雄上崗造成譚志雄處于下崗待業狀況。因此,南海絲廠根本沒有對譚志雄實施放長假的措施。在譚志雄嚴重違反了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被除名后,南海絲廠也通知了譚志雄,假如南海絲廠對譚志雄的除名沒有通知,那么從譚志雄離廠到現在的多年時間里,譚志雄為何對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的支付不聞不問,也不提起仲裁或訴訟呢?在1997年5月南海市工業局已正式批準同意成立南海絲廠有限公司,南工字 [1997]10號第三條規定:同意南海絲廠員工出資購買國家和地方政府除土地和職工宿舍以外的產權。而此時或以后的時間里譚志雄也沒有到南海絲廠有限公司主張自己作為南海絲廠一名職工應有的權益,可見,譚志雄等早已在多年前就知道自己因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被廠里除名,已經不再是南海絲廠的職工。那么從以上的情形可知,無論從明知方面還是從一般規律推定方面講,譚志雄都應該在多年前就已經知道自己不是南海絲廠的職工,如果譚志雄認為自己的權利被侵犯,其仲裁時效至少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那么到了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仲裁時效。三、譚志雄要求南海絲廠補繳勞動社會保險金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勞動社會保險金是一項公權,而不屬于私權,如果發生爭議,應通過行政訴訟方式或其它行政方式解決。1.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譚志雄已經離開南海絲廠多年,不再是南海絲廠的職工。2. 退一步講,假如譚志雄是南海絲廠的職工,同時又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也不能以南海絲廠作為被告,因為已經納入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單位,如果譚志雄對社會保險金的繳納有異議的,只能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解決,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圍,所以,不能以南海絲廠作為被告。自從1999年1月22日國務院發布《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發(1999)259號]后,對法律、法規規定被納入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單位,其職工的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的征收,由稅務機構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保局)征收,是屬于行政管理行為,如果繳費單位或個人由此發生的爭議為行政訴訟;爭議雙方是社會保險征收機構和企業、勞動者,不屬于《勞動法》規定的勞動爭議范圍。《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三、五、六、七條及其他條款,《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一百條和《廣東省社會養老保險條例》第39條都明確規定:社會保險費采用行政部門強制征收和管理的辦法,社會保險待遇則由社會保險部門審查支付;繳費單位或被保險人對社會保險部門的行為、決定不服的,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解決。所以,要求解決社會保險金問題,應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而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圍,懇請法院駁回譚志雄的請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三項所指的因社會保險費發生的糾紛是指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單位。因為目前廣東省還有少數地區和單位沒有參加社會統籌保險,那么因追索社會保險費發生爭議的當事人,仍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屬于履行勞動合同關系中發生的勞動爭議。而南海絲廠是國有企業,早已納入并參加社會保險統籌,并且譚志雄在多年前就不再是南海絲廠的職工了。所以,該案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圍,應該駁回譚志雄的訴訟請求。綜上所述,本案一審裁定完全正確,譚志雄的請求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同時也超過了勞動仲裁時效并且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圍,懇請駁回譚志雄的上訴。
被上訴人南海絲廠在二審期間沒有新證據提交。
本院經審理查明:2004年7月5日,譚志雄的委托代理人梁湛權到原審法院立案庭就其勞動爭議辦理立案事宜,立案庭工作人員在審查其所提供的訴訟材料后指出其材料不符合立案要求,并告知其立案所需的材料及有關注意事項,梁湛權表示清楚后離開原審法院。2004年7月16日,梁湛權再次到原審法院辦理立案事宜,立案庭工作人員于當天簽收譚志雄所提供的訴訟材料。
本院認為:本案為勞動爭議糾紛,佛山市南海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04年6月18日就雙方的勞動爭議作出《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并明確告知譚志雄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譚志雄于2004年6月22日收到上述通知書后,于7月5日到原審法院立案庭辦理立案事宜,雖然譚志雄所提供的訴訟材料未符合有關立案要求,但譚志雄確實已在法定期間內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對此,應視為譚志雄提起訴訟并未超過法定時效,故原審裁定以譚志雄起訴超過法定期間為由駁回其起訴不當,對此本院予以糾正。
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7條的規定,裁定如下:
一、撤銷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4)南民一初字第1924號民事裁定;
二、指令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審理。
審 判 長 劉建紅
代理審判員 麥嘉潮
代理審判員 萬曉庚
二○○五年三月一日
書 記 員 鐘學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卷宗封面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