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東中經終字第5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大峰,男,1974年1月25日出生,漢族,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東四村農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宋瑞嶺,山東眾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夢琪(系原告孫大峰之子),男,1997年10月16日出生,漢族,東營區史口鎮東四村人,住該村。
法定代理人孫大峰,基本情況同上。
委托代理人宋瑞嶺,山東眾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夢浩(系原告孫大峰之子),男,1997年10月16日出生,漢族,東營區史口鎮東四村人,住該村。
法定代理人孫大峰,基本情況同上。
委托代理人宋瑞嶺,山東眾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一村村民委員會。住所,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
法定代表人王仕杰,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秀峰,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二村村民委員會。住所,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
法定代表人杜文慶,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秀峰;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三村村民委員會。住所,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
法定代表人孫晉杰,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秀峰,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四村村民委員會。住所,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
法定代表人吳汝學,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秀峰,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孫大峰、孫夢琪、孫夢浩因保管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區人民法院(2001)東經初字第47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孫大峰及其委托代理人宋瑞嶺、上訴人孫夢琪、孫夢浩的法定代理人孫大峰和委托代理人李秀峰、被上訴人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一村村民委員會(簡稱南一村)法定代表人王仕杰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秀峰、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二村村民委員會(簡稱南二村)法定代表人杜文慶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秀峰、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三村村民委員會(簡稱南三村)法定代表人孫晉杰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秀峰、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四村村民委員會(簡稱南四村)法定代表人吳汝學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秀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1996年4月4日,原告孫大峰與魏寧寧登記結婚,1997年10月16日,魏寧寧生有孿生同胞(原告)孫夢琪、孫夢浩。1998年3月17日(陰歷),魏寧寧因心臟病死亡。1998 年4月19日,魏寧寧在東營市殯儀館被火化。同日,原告將魏寧寧的骨灰存放在四被告所屬的骨灰堂內。原告主張將魏寧寧的骨灰、照片等存放于四被告所屬的骨灰堂內,因四被告保管不力,導致原告所委托保管的骨灰、照片等物已經丟失,故造成原告的精神損失,并提供以下證據予以證實:1、結婚證(復印件)、出生醫學證明(復印件)、殯儀館證明、骨灰保管單各一份;2、2001年3月26日,東營市公安局東營分局史口派出所提供證明證實,2001年2月28日,孫大峰來派出所報案稱其妻魏寧寧的骨灰,在被告所屬的骨灰堂內被人盜走一部分,同時還盜走骨灰盒上的照片、一塊紅布、兩塊假銀元;接警后,經勘查,魏寧寧骨灰盒上確實沒有紅布、照片、兩塊假銀元,骨灰盒內有一塊花布,骨灰還有很少一部分;2、照片2張,上顯示一塊花布上有骨灰若干,地面上有零星骨灰;3、村民孫宏濤、孫茂坤、孫建軍、孫三崗的證明一份證實,1998年4月19日,其四人具體負責了魏寧寧的火化事宜,火化完畢裝骨灰時,火化工將兩塊假銀元放入骨灰盒內,骨灰存放于四被告的骨灰堂內,并辦理了骨灰存放手續,當時骨灰盒正面貼有魏寧寧的一寸黑白照片一張,上面蓋有一塊紅布;2001年2月份,孫大峰準備將魏寧寧的骨灰下葬,四人去取骨灰時,發現骨灰盒內的照片、假銀元、紅布已沒有了,骨灰也僅剩下很少一部分,但多出一塊花布,且該骨灰盒被人向西移動了20多厘米,于是向東營市東營區史口派出所報案。4、對孫茂坤、孫建軍、孫三崗的調查筆錄(復印件,無原件)中證實,幾人具體參與了魏寧寧的火化過程,火化工在該骨灰盒內存放了兩塊假銀元、給了一塊“奠”字的紅布,后將該骨灰存放于被告所屬的骨灰堂內,骨灰盒是孫建軍與孫宏濤放的,骨灰盒上有照片、紅布,后到骨灰堂時發現,該骨灰盒的假銀元、照片和紅布沒有了,多出一塊花布;5、對吳春良的調查筆錄(復印件,無原件)中證實,四被告委托其在該骨灰堂工作,骨灰保管費用,本村的收取15元,外村收取30元,魏寧寧的骨灰是于1998年4月份存放的,盒子上有紅布,但沒有照片,自己未動過魏寧寧的骨灰,曾委托范振國保管過骨灰堂內的鑰匙。四被告主張其骨灰堂雖保管了原告所托存的魏寧寧骨灰,但原告未提交全部的有關保管費用,該骨灰本不應存放于四被告的骨灰堂內,且沒有證據表明原告有保管不力的情況,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并提供以下證據予以證實:1、提供2001年9月9日,范振國的證人證言證實,大約在2001年2月份,其與(骨灰堂看管人)吳春良閑談時,談到魏寧寧之死一事,吳春良說骨灰堂存放了魏寧寧(少女)骨灰,為此其走訪了魏鳳鳴之妻,聽說魏寧寧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再未提過此事;因吳春良有時有事,其曾在2000年和2001年受吳春良委托,代管過3次骨灰堂的大、小鑰匙,但都未開過門;2、對范建民的調查筆錄中證實,其子范魯寧因意外事故去世,按照農村風俗,家中想給其子找陰親,當時范振國出于熱心,向吳春良打聽過此事,經了解得知,死者系孫大峰之妻,已有兩子,就再未提及此事,后來(范建民)準備給其子下葬時,當時孫大峰懷疑其(范建民)子招了其妻魏寧寧的陰親,帶人來到家中,不讓下葬,其實,其子是招的墾利郝家鎮沙窩村的陰親,后經三方對質,孫大峰才放心走了;3、對吳春良的調查筆錄證實,自1994年始,其一直在骨灰堂擔任骨灰堂保管員,是四被告讓其工作的,每個村給其工資450元/年,其他村的骨灰如需存放,需四被告其中一個村出具介紹信,但魏寧寧骨灰存放時,未提供其中任何一村的介紹信,是其本人幫助孫大峰的大爺將骨灰放到骨灰櫥子上面的,存放時并沒有紅布和照片,沒有人告知該骨灰盒中有兩塊假銀元,以后也未放過紅布和照片、兩塊假銀元;后孫大峰的四叔取走兩塊骨灰;大約在 2001年春節后至2月初時,孫大峰與其叔兄弟一起來量骨灰盒;又過幾天,孫大峰與其親屬來到骨灰堂后,說骨灰盒動了,又說丟了銀元、照片、包袱;又過幾天,孫大峰及其親屬又來到骨灰堂后,將骨灰倒在報紙上照相,還打電話叫了武警(公安);又過幾天,孫大峰來后,將我打傷;后來,孫大峰與其弟拿走一些骨灰,說是去化驗,孫大峰與其弟給骨灰盒照相,后將其(骨灰堂內的)登記本上的紙張撕去;曾有一位姓馬的律師調查過二次,但對其記錄過的內容不清楚。
庭審過程中,(骨灰堂看管人)吳春良證實:其自1993年始在該骨灰堂內工作,存放骨灰的保管費用,不用上交四被告;在其保管期間,從未出現過丟失骨灰現象。1998年4月 19日,魏寧寧的骨灰存放于四被告所屬的骨灰堂內,只繳納了一年的保管費用;其余年份的保管費用未交;魏寧寧的骨灰系由原告孫大峰的大爺具體存放的,骨灰盒內保存的具體內容其不清楚;保管期間,自己與他人也未動過(該骨灰盒),但原告自己倒過骨灰多次;范振國曾詢問過找陰親的事,我告訴過他(范振國)該骨灰堂內保管了魏寧寧的骨灰,后范振國聽說魏寧寧已婚,再未提過此事;曾委托過范振國保管過骨灰堂的鑰匙,但其未動過骨灰。
另查,存放魏寧寧骨灰的骨灰堂,系四被告出資約5萬余元建設于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南二村地面,占地建筑面積約1.6畝,看管人(吳春良)系由四被告委托,每村每年付其工資450元,骨灰保管費均不上交,四被告骨灰堂所保管的魏寧寧的骨灰只收取了一年的骨灰保管費25元。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原告提供的存放證明、證人證言、照片、派出所證明、殯儀館證明,被告提供的證人證言等為證。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孫大峰將其妻魏寧寧的骨灰存放于四被告所建的骨灰堂內,并向該骨灰堂內交納了有關骨灰保管費用,盡管只交納了一年的保管費用,該骨灰堂再未收取有關保管費用,但從其骨灰保管的事實來看,骨灰保管的意思表示真實,并已實際履行,骨灰保管合同合法有效,應予認定。原告訴稱四被告丟失其放存的在骨灰盒內的骨灰若干、照片、紅布、銀元等,并提供了派出所證明、證人證言、照片等予以證實,但從證據形式和所證明的內容上看,原告所提供的證據不能證實四被告的骨灰堂有丟失魏寧寧骨灰、照片等保管物的情況發生;即沒有證據事實表明該骨灰堂確有過錯,致使原告的委托保管的骨灰、照片等保管物發生了丟失現象,故原告向四被告主張賠償因其骨灰堂丟失骨灰、照片等保管物所造成的精神賠償和賠禮道歉的要求,因所提供的證據證明不充分,無事實依據,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不予支持;四被告主張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理由,符合有關法律規定,予以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10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判決:駁回原告孫大峰、孫夢棋、孫夢浩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孫大峰、孫夢琪、孫夢浩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四被上訴人沒有盡到保管的責任,依法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并發回重審或予以改判。
四被上訴人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請求二審法院查明事實,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過程中,上訴人提供了東營市殯儀館2001年 11月15日出具的書證一份并附有發票復印件,載明“魏寧寧于1998年4月18日在火化時殯儀館為其配有表幣2塊”,用以證明魏寧寧的骨灰盒里放有2枚葬幣;四被上訴人的質證意見是,殯儀館在魏寧寧火化時為其配備了葬幣不能證明該葬幣就放入了骨灰盒內,對發票復印件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魏寧寧的骨灰盒內存有葬幣。原審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綜上,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得當,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50元,均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來慶云
審 判 員 李福玉
代理審判員 侯政德
二○○二年五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任艷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決定提審用)
2020-10-14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終止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