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85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林聯海,男,漢族,1957年10月11日生,現住佛山市玉書里1號601房。
上訴人(原審被告)馬國根,男,漢族,1956年8月26日生,現住佛山市群樂街13號601房。
上訴人(原審被告)吳文拱,男,漢族,1951年1月24日生,現住南海市聯和鄉崗頭村。
上列三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趙燕、林海紅,廣東豪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周錦環,女,漢族,1948年7月4日生,現住佛山市文沙北街12號102房。
委托代理人葉貴明,廣東東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盧政炎,男,漢族,1942年12月28日生,現住佛山市福賢路13號B座2501房。
委托代理人盧達雄,男,漢族,1977年4月1日生,現住佛山市福賢路3號B座2501房。
原審被告佛山市石灣聯信陶瓷有限公司,住所地:佛山市季華六路鎮安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林聯海。
原審被告梁共榮,男,漢族,1947年11月20日生,現住佛山市石灣紫微一巷1號。
上訴人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因與被上訴人周錦環、盧政炎借貸糾紛一案,不服佛山市石灣區人民法院(2001)佛石法民初字第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2月28日詢問了上訴人林聯海和上訴人吳文拱、馬國根的委托代理人林海紅、被上訴人周錦環的委托代理人葉貴明、被上訴人盧政炎的委托代理人盧達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審理后查明:被上訴人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因向佛山市環市經濟發展公司租賃該公司所屬企業原佛山市石灣雅陶建材廠的企業資產進行經營,急需資金周轉,向原告周錦環(被告盧政炎的妻子)借款1000000元,原告根據四被告的要求分別于2000年5月8日,將400000元,2000年5月 11日將600000元交給佛山市環市經濟發展公司作為租賃雅陶廠企業資產的定金。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并于2000年5月11日寫下借據一張,確認四被告已向原告借款1000000元,還款日期為借款后60天內以磚款抵還。2000年6月23日,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在租賃原佛山市石灣雅陶建材廠企業資產的基礎上設立了佛山市石灣聯信陶瓷有限公司,四被告各自出資25%,被告林聯海擔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被告佛山市石灣聯信陶瓷有限公司成立后,亦在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向原告借款的借據上加蓋該公司的財務專用章,但并未加注任何文字說明。其后,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分四次向原告支付借款利息共20000元。2000年8月18日,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簽訂了一份《協議書》, 約定由被告盧政炎承擔償還原告借款的責任,同時約定將被告佛山市石灣聯信陶瓷有限公司的一批價值940000元的陶瓷交由被告盧政炎運往南通出售。但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并未將此協議的內容告知原告,亦未征得原告的同意。2000年8月30日,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梁共榮共同簽訂了聲明書和財產租賃合同《協議書》各一份。約定從2000年8月30日開始,由被告梁共榮擔任被告聯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全權承擔負責處理聯信公司的債權債務及經營運作事項,被告林聯海將其在聯信公司的股權全部轉讓給被告梁共榮。而聯信公司至今仍未在工商管理部門辦理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手續。此后,原告因多次追討借款無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認為,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為租賃原雅陶廠的企業資產進行經營,向原告借款1000000元,并出具借據,原、被告間的借貸行為均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亦未違反法律規定;原告與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的借貸關系合法有效,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是上述借款的直接使用者,應承擔向原告清償借款的責任。而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間雖簽訂了一份債務轉讓協議,但并未將協議內容告知原告,亦未獲得原告同意,被告盧政炎與原告雖是夫妻關系,但并未得到原告的委托授權來處理這筆借款,故四被告簽訂的債務轉讓協議只是四被告就有關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所作的一個內部約定,只對被告林聯海、馬國根、吳文拱、盧政炎有約束力,對原告并無約束力,四被告均應承擔向原告清償借款的責任。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未能依約按時還款,應對本糾紛的形成承擔全部責任,被告聯信公司雖在借據上加蓋公章,但未加注任何文字說明,且因借款行為發生時,被告聯信公司尚未成立,故借款人應為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而被告聯信公司在借據中亦未明確表示為四被告的這筆借款提供擔保,故被告聯信公司對這筆借款不需承擔清償責任;被告梁共榮雖曾與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簽訂過聲明書和財產租賃合同《協議書》,但即使五被告簽訂的聲明書和財產租賃合同《協議書》合法有效,被告梁共榮也只是對被告聯信公司的債權債務承擔責任,而被告聯信公司對上述借款不需承擔清償責任,故被告梁共榮對原告的借款亦不需承擔清償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三條的規定,缺席判決:一、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周錦環清償借款本金 1000000及利息15000元。二、被告佛山市石灣聯信陶瓷有限公司、梁共榮對上述借款不承擔清償責任。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 15085元,保全費5595元,由被告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盧政炎承擔。
宣判后,林聯海、吳文拱、馬國根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一審審查證據存在嚴重偏差,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盧政炎所簽債務轉讓、抵償協議的法律效力當然及于被上訴人周錦環。1、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盧政炎于2000年8月18日所簽的債務轉讓、抵償協議雖然未有周錦環簽名確認,但因周與盧系夫妻關系、周與盧二人同時在聯信陶瓷公司任職處理公司相關日常事務以及當初的借款是由盧一人具體經手,有上訴人一審提交證據十《支出證明單》)等事實的客觀存在,三上訴人完全有理由相信盧與之簽訂該債務轉讓、抵償協議時的意思表示即其妻周錦環的意思表示。且周錦環在事后并未提出異議,因此,盧與三上訴人簽訂上述協議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表見代理。周錦環提交的用以證明其主張的借據上所述“以磚款償還”的內容,不僅有力地印證了前述表見代理行為的成立,更是進一步表達了周對該表見代理行為內容的書面確認事實。三上訴人的一審代理律師對相關知情人依法所作的《詢問筆錄》也對前述債務抵償作了客觀的反映,一審對之予以否認沒有充分的理由。二、原審認定事實亦存在錯誤,周錦環的借款已經以其丈夫盧政炎欠上訴人林聯海的磚款作了抵償。1、除前述表見代理有效證明外,三上訴人在一審所提交的證據三《地區總經銷協議書》、代理律師對鄧錦超所作的《詢問筆錄》及證據七《支出證明單》等證據也可共同證實周以表見代理的方式與其丈夫一起對其借款債權作了如上處分的事實。一審忽視了這些證據鏈的證明作用,導致認定事實錯誤。三、原審判決聯信公司、梁共榮對借款不需承擔清償責任,理由不充分。1、因為聯信公司才是真正的借款主體和借款直接使用主體,而“未加注任何文字說明”或“借款行為發生時聯信公司尚未成立”并不足以否認上述事實。2、上訴人所提交的證據十一、十二已經清楚地表明原審被告梁共榮受讓林聯海的股東權利及作為聯信公司新法定代表人承擔聯信公司所有債權債務的真實意思表示,因此,如果作為股東應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的話,則梁共榮應對林聯海這部份債務承擔責任。另外,即使表見代理不成立,那么100萬元也是周錦環和盧政炎二人的夫妻共同財產,故盧政炎有對其中50萬元的處分權。所以,上訴人請求撤銷原審第一項、改判三上訴人對1000000元債務及利息15000元不承擔責任、撤銷原審判決第二項并判決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三上訴人在上訴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盧政炎辯稱:2000年8月18日所簽《協議書》的原意是作為盧政炎的投資抵償,并不是抵償周錦環的借款。磚款已經被佛山市石灣聯信陶瓷有限公司收取。《協議書》中“本公司借周錦環款本協議由盧政炎負責歸還給周錦環”的內容是后來加上去的,原先在簽訂《協議書》時該句話并不存在。
被上訴人盧政炎在上訴答辯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周錦環辯稱:我方一直不知有《協議書》的存在,只是在起訴前很短時間才知道,我方是不同意《協議書》的內容的。上訴人認為所謂的能證明表見代理成立的證據鏈本身就不是什么證據鏈,根本不能證明表見代理能夠成立。
被上訴人周錦環在上訴答辯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上訴后,經審查,上訴人對原審確認本案債務未予抵償有異議,其余事實無異議。對無異議部份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 2000年5月11日的借據中明確約定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盧政炎向被上訴人周錦環借款100萬元,同時還約定該借款“以磚款抵還”的內容。三上訴人及被上訴人盧政炎均在借據上簽名,被上訴人周錦環也在借據上簽名,在立寫借據時表明債權人周錦環同意用磚款抵償借款100萬元,是其真實意思表示。2000年8 月18日,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盧政炎簽訂的《協議書》中約定聯信公司同意盧政炎把價值94萬元的陶瓷運往南通出售,以該批陶瓷抵償借款,同時約定盧政炎承擔償還周錦環借款的責任。在簽訂《協議書》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在8月21日,被上訴人盧政炎將《協議書》中約定的陶瓷發給南通的吳明弟銷售,有13份商品調拔單以及經手人鄧錦超證言據以證實。2000年11月30日,聯信公司財務在財務賬上將南通吳明弟的應收貨款與周錦環的借款100萬元予以沖銷,以上事實有吳文拱立寫的便簽、聯信公司的《分類賬》、《記賬憑證》以及陶祥輝、程鳳燕(會計出納)、鄧錦超的證人證言據以證實。從《協議書》約定的以磚款抵銷借款內容、陶瓷調運直銷、吳文拱要求財務沖銷以及財務實際將應收磚款與借款100萬元沖銷等一系列事實,可以認定磚款與借款100萬元已經實際抵銷。周錦環在立寫借據時以磚款抵銷借款的意思表示明確,同時因為周錦環在聯信公司主管財務及公司的收入支出以及與盧政炎是夫妻關系的特殊身份關系,理應清楚對公司調拔陶瓷以及財務賬上將磚款與借款沖銷的事實,在磚款抵償借款后一直未提出異議,從周錦環的意思表示及行為認定其同意抵償的事實。由于磚款已實際抵償借款,被上訴人周錦環與三上訴人及被上訴人盧政炎的債權債務關系因而消滅,被上訴人周錦環主張債權無理,理應駁回其對三上訴人林聯海,馬國根、吳文拱、被上訴人盧政炎的訴訟請求。上訴人上訴提出磚款抵償借款,不應承擔還款責任的主張,理據充分,本院予以支持。上訴人認為聯信陶瓷公司、梁共榮對借款承擔清償責任的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采納。
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東省佛山市石灣區人民法院(2001)佛石法民初字第20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被上訴人周錦環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5085元,保全費559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5085元,合共35760元,由被上訴人周錦環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恩敏
代理審判員 楊衛芳
代理審判員 黃 軍
二○○三年 六 月 三 日
書 記 員 羅凱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當事人要求確認和解協議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案卷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