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佛中法民一終字第747號
上訴人 (原審原告)鄧光展,男,1978年11月11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長安一街62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楊光恒,男, 1971年1月2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振華路海名居6號。
上訴人鄧光展因居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5)順法民一初字第010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富歷物業信息中介服務部是被告開辦的個體工商戶,從事房產、商品信息中介服務。梁潤根自有房屋一座,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桂中北路西4B(新地址為容桂街道辦事處幸福居委會百昌后街24號)。2004年7月2日,梁潤根委托被告代理上述房屋的轉讓及辦理相關合約、契證等手續,被告有權收取房屋的轉讓款或定金,到有關部門辦理房產證變更事宜。原告欲購買房屋,要求被告介紹,被告給原告介紹了上述房屋中的A401號房,原告看中。2005年1月17日,經原、被告及房屋產權人梁潤根協商,原告與房屋產權人梁潤根達成了購買意向,原告同意以總價122755元購買 A401號房,并于當日向被告交納了定金7000元,被告代收并出具了收據,收據上注明“于2005年1月24日前簽訂合同并支付余額,總價122755 元”。2005年1月21日,原告找被告交涉,被告的業務員梁媛愛在上述收據的下方空白處作了補充說明:于2005年1月31日內付清總價122755 元,否則訂金作廢,梁媛愛把“定”金寫成了“訂”金。由于原告無法在約定的期限內籌足資金,不再愿意購買上述房屋,于2005年1月31日要求被告退回定金7000元,被告不愿意,原告則起訴至法院。
原審判決認為:原告要求被告介紹購買房屋,被告為其提供了居間中介服務,原、被告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居間委托合同關系;而房屋產權人梁潤根委托被告代理出售房屋,他們之間實際上也是一種居間委托合同關系。原告在被告的居間中介服務下,看中了梁潤根的A401號房屋,與梁潤根達成了購買意向,并交付了定約定金。原告聲稱被告在居間過程中并沒有向其出示過委托代理書,被告作為中介無權收取大額定金。但原告從開始要求被告介紹買房到和出售方商談價格,再到向被告交納定金,原告應明知被告是中介服務機構而并非房屋所有人,按照行業慣例,被告收取原告交付的定金只是代收性質,其仍須轉交給出售方,且所收定金數額也沒有超過房屋買賣合同總價款的20%,即被告收取原告的定金沒有違反法律規定。所以,被告有權代出售方收取定金,原告的該訴辯無理,不予采納。而被告作為中介并非定金的相對人,房屋買賣的定金關系是發生在原告與出售方之間,原告起訴被告不當。原告訴稱被告的業務員已經將原來的“定金”改為“訂金”。但從該業務員所補充的內容來看,將“定金”寫成“訂金”只是誤寫,并沒有改變定金的性質。所以,原告的該訴辯無理,不予采納。被告為原告出具定金收據,實際上是一份定金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根據定金合同的約定,原告應在約定時間、到約定地點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但原告未在約定期限內與出售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余款,屬于原告違約。根據定金罰則原告無權要求返還定金。綜上,原告的請求不合理,不予支持。被告抗辯有理,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鄧光展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290元由原告承擔。
上訴人鄧光展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上訴人鄧光展于2005年1月17日中午到位于桂中北路西4B售樓部看樓。被上訴人業務員梁媛愛介紹 A401給上訴人,告知只剩下此單位,面積60多平方米,并承諾如一次性付款,則送1個摩托車位,并于2005年春節之前辦好房產證。但必須先交訂金,不可預留,如果不交訂金就可能會錯失購房機會。被上訴人要求上訴人到銀行轉帳7000元訂金到其戶口,然后拿回單來辦手續。當上訴人將訂金轉帳到其戶口后回到售樓部辦手續時,發現被上訴人只開一張蓋有房屋中介章的收據,上訴人覺得有點不對勁,于是問被上訴人為什么只開一張如此簡單的收據而不是購房合同。被上訴人說先開收據,交款時才簽合同,上訴人半信半疑,要求被上訴人在收據上注明房屋的面積及辦好房產證的具體時間,可被上訴人不愿意寫明。以上行為根本不符合購房程序,上訴人覺得被上訴人存在欺騙行為,故要求被上訴人退回訂金,但遭被上訴人拒絕。由于收據內容約定在2005年1月24日前把余下款項付清,如不在2005年1月24日前把款項付清,則訂金不退回。根據本人的經濟情況,上訴人慎重考慮后,提出購房做銀行按揭,但又遭被上訴人拒絕,無奈交款日期快到,因此要求把付款日期延后到2005年1月31日,對此,上訴人更加覺得被訴人存在欺騙行為。據此,請求撤銷原判,改判被上訴人退回7000元;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楊光恒在二審期間未作答辯。
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四條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本案中,上訴人在一審起訴時的訴訟請求已經明確本案涉訟的 7000元款項的性質為定金,根據上述規定,本院確認該7000元款項的性質為定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存在欺騙的行為,但未提供相應的證據予舉證,其應承擔不利后果。因上訴人存在違約的行為,故其無權要求返還定金。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上訴人鄧光展上訴所提,理據不足,應予駁回。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90元,由上訴人鄧光展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吳 健 南
代理審判員 林 波
代理審判員 周 芹
二○○五年九月十九日
書 記 員 韓 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案卷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