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6)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9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趙建國,男,1967年1月6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工農三村31號603室。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愛琴,女,1967年2月15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殷行路430弄12號601室。
委托代理人邢志慶,男,1952年9月30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鳳城六村32號203室。
上訴人趙建國因委托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2005)楊民一(民)初字第239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原、被告系朋友關系。2005年初,原告委托被告在崇明縣為其購置一套房屋。被告遂委托在該縣的朋友,即案外人王勝尋找房源。不久王勝提供了一套崇明縣前進農場海燕新村96號102室的系爭房屋,約定房價為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84,000元,稅收及手續(xù)費全包。原告表示接受,并于同年4月8日及20日分兩次將房款付清,被告遂出具收條一張。嗣后,被告將房款分兩次交給王勝。2005年4月21日,被告、王勝及系爭房屋的房東黃惠琴前往崇明縣房屋交易所,王勝以原告的名義與黃惠琴簽訂了一份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同時,雙方為少付稅款,將系爭房屋的轉讓價款約定為50,000元。合同簽訂后,王勝向黃惠琴付清84,000元房款。
原審另查明, 2005年11月9日,王勝出庭作證稱:其受被告委托于同年3月底找到了系爭房屋,并與被告約定了房價。原告同意后,被告通過農行劃給我 79,000元,我也通過農行將64,000元劃入房東賬戶。2005年4月21日,被告代表原告來崇明縣,由我與黃惠琴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一份。合同簽訂后,被告又給我 5000元,其轉付房東20,000元。
2005年11月9日,黃惠琴出庭作證稱,同年3月底,為出售房屋一事王勝找我,雙方談好房價為84,000元。同年4月10日,王勝將房款64,000元劃入我丈夫的賬戶上,4月21日簽合同時,我沒看合同,就簽字了,簽完合同后,王勝又給我20,000元。
原、被告對中介費金額一節(jié),均未能舉證。
原告在收到系爭房屋房地產權證及買賣合同后,以被告多收房款為由,要求返還多收的33,295元,但被告以該款已支付王勝為由,未同意。故原告涉訟。
原審原告趙建國訴稱,原、被告系朋友關系,原告委托其購買系爭房屋,被告告知原告該房總價85,000元,原告分別向被告付清了房款。事后,原告發(fā)現買賣合同中,房價為50,000元,加交易登記費1205元和原告事先承諾給付被告500元的中介費,合計51,705元,被告多收原告33,295元,且不同意返還。故要求被告返還房款33,295元。
原審被告王愛琴辯稱,雙方均系房產中介人員,因被告系崇明人,故原告委托被告在崇明買房,被告又委托王勝找房源。2005年4月,王勝介紹了系爭房屋,當時與原告約定房價為84,000元,支付被告中介費1000元,故被告分兩次將 84,000元付給了王勝。當月21日,被告、王勝與房東一起赴崇明縣房屋交易所簽訂買賣合同,為了少付些稅款,約定在合同上寫房價為50,000元。合同簽訂后,王勝向房東付清剩余房款20,000元。上述事實原告明知,故法院應駁回其訴訟請求。
原審認為,公民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被告系口頭委托合同關系。由原告委托被告為其購買房屋,被告再委托王勝為其尋找房源。在買賣過程中,為了付稅問題,王勝與系爭房屋的房東黃惠琴簽訂買賣合同時,將房屋的總價寫成50,000元。而被告確將該款交給王勝,王勝亦已轉交房東,被告實際未占有此款,現原告以被告多收其錢款為由,要求被告返還,顯屬不當,難以支持;至于原、被告在約定中介費時,雙方未簽訂書面協(xié)議,且說法不一,原告僅認可該費用為500元,而被告無證據證明原告同意支付中介費1000元的證據,故原審只能認定中介費為500元。
原審法院審理后,作出判決:一、被告王愛琴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返還原告趙建國中介費人民幣500元。二、原告趙建國要求被告王愛琴返還多收房款人民幣33,295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趙建國不服,上訴稱,王愛琴當時僅告知系爭房屋的房型、約46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和大致的坐落,并未明確是系爭房屋,而該房建筑面積只有31平方米,若以 84000元的房價成交,則明顯與當時的實際房地產行情不符,應為50000元。原審法院采信了有關證人的矛盾證詞不當,而且適用法律錯誤。據此,請求本院依法撤銷原審判決第二項,并支持其原審的訴清。
王愛琴辯稱,雙方約定了口頭委托買賣系爭房屋的協(xié)議,在上訴人趙建國接受支付房款 84000元的前提下,被上訴人已經將該款轉付王勝。由于雙方多次協(xié)商,并達成一致,包括簽訂系爭房屋的買賣合同。被上訴人從未提及該房的面積事宜。上訴人進行主觀判斷缺乏依據。故請求本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經本院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無誤。
本院認為,當事人雙方基于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設定各自民事權利和義務的買賣系爭房屋約定依法有效。上訴人對雙方曾就系爭房屋的總房款以及該房的地理位置等協(xié)商一致一節(jié)無異議,且上述約定現已履行完畢。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告知的有關系爭房屋的真實情況有誤的訴稱,缺乏證據印證,本院不予采信。上訴人還認為系爭房屋的房價明顯與當時的實際房地產行情不符的訴稱,無足夠的事實依據,本院難以采納。其關于原審法院采信存在矛盾的證詞和適用法律錯誤的主張,理由不足。據此,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鄭梅萍
代理審判員 ?陳 俊
代理審判員 ?吳 俊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仇祉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zhí)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市××區(qū)人民檢察院執(zhí)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訴訟代理人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公訴意見書
2020-10-14重要罪犯登記表
2020-10-14罪犯離監(jiān)探親證明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