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華勞保皮件有限公司與天津市隆慶集團有限公司等拆遷糾紛申訴案
法公布(2003)第3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
調解書 (2002)民一提字第2號
申請再審人(一審原告,
二審被
上訴人):天津市南華勞保皮件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南開區廣開大街222號。
法定代表人:張賽娥,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彭家群,該公司
執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付根興,該公司常務經理。
被申請人(一審第三人,二審上訴人):天津市隆慶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南開區長江道26號。
法定代表人:于培田,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杜國柏,該公司職員。
被申請人(一審
被告):天津市南開區城市房屋拆遷中心,住所地天津市南開區西湖道10號。
法定代表人:馬永亮,主任。
委托代理人:馬瑞端,該中心職員。
委托代理人:賈秀珍,天津市南開區城市建設委員會科長。
申請再審人天津市南華勞保皮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華公司)與天津市隆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慶集團)、天津市南開區城市房屋拆遷中心(以下簡稱拆遷中心)拆遷糾紛一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于2000年3月29日作出(1998)高民終字第103 號民事判決。南華公司不服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02年3 月11日作出(2001)民一監字第48號民事裁定書,決定對本案提審,并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審理了 本案。南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彭家群、付根興,隆慶集團的委托代理人杜國柏和拆遷中心的委托代理人馬瑞端、賈秀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1993年天津皮鞋集團(以下簡稱皮鞋集團)與
香港南華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南華)全行業合資,成立了天津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港集團),合資后天津勞保皮件廠(以下簡稱勞保皮件廠)的資產,并入津港集團勞保皮件分公司。 1996年3月15日津港集團分立,南華公司是其分出的具有
法人資格的中外合資經營公司,該公司中方是皮鞋集團,以廠房、設備投資,占20%股份,外方是香港南華全資附屬公司祥俊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251.09萬元,占80%股份。勞保皮件廠承租的公產廠房1047.53平方米,由南華公司繼續使用,并繳納租金。 1995 年續簽上述公產廠房的《
租賃合同》,《租賃合同》載明的乙方(承租人)為“勞保皮件廠”,簽章欄的乙方位置蓋有“天津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勞保皮件分公司”的公章。 《租賃合同》
簽訂后,房屋管理部門-一一天津市南開區蓄水池房管站的底檔記載的承租人仍是“勞保皮件廠”。1994年勞保皮件廠并入天津市皮革化工廠,皮鞋集團是其上級主管部門。1996年10月天津市皮革化工廠被依法宣告破產。 1997年皮鞋集團更名為隆慶集團。
1998年5月天津市南開區西廣開片進行危房改造,南華公司使用的原由勞保皮件廠承租的公產廠房被列入拆遷范圍。隆慶集團持《租賃合同》與拆遷中心就上述公產廠房簽訂了
協議書,由拆遷中心給付隆慶集團人民幣2326866元。
南華公司認為自己是被拆遷人,拆遷中心將
房屋拆遷補償費給付隆慶集團,侵犯其合法權益,遂以拆遷中心為被告,隆慶集團為第三人,訴至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
一審判決:一、廢除被告與第三人所簽訂的訟爭公產房拆遷
補償協議;被告與原告簽訂此房屋使用補償協議,給付原告拆遷補償費1326866元人民幣;二、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第三人將已收取的1000000元拆遷補償費給付原告。一審判決宣告后,隆慶集團不服,上訴至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一、
撤銷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1998)一中民初字第97號民事判決;二、駁回南華公司的訴訟請求。
在本案提審過程中,經合議庭主持調解,各方當事人
達成協議如下:
一、 拆遷中心在本調解書生效之日起五日內支付南華公司拆遷補償費人民幣400000元,剩余426866元在2002年12月31日前支付,逾期按同期
銀行貸款利率加倍支付利息;
二、 隆慶集團在本調解書生效之日起五日內支付南華公司人民幣400000元,逾期按同期銀行款利率加倍支付利息;
三、一、二審
案件受理費40020元、
訴訟保全費4520元,共44540元,南華公司負擔24540元,隆慶集團負擔20000元。
四、本調解書約定事項外,本案其他問題各方互不追究。
經審查認為,上述協議系當事人自愿達成,不違反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
本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與
判決書具有同等
法律效力。
審判長 何抒
代理審判員 孫基剛
代理審判員 高珂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書記員 王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