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猶縣人民法院
(2003)上民一初字第505號
原告黃甫群,男,1954年6月17日生,漢族,農民,住江西省上猶縣營前鎮下灣村光仔組,身份證號碼:362125540617101.
委托代理人張政海,江西省上猶縣營前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江西省上猶縣營前鎮下灣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范光海,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燕來,江西省上猶縣營前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黃甫群與被告下灣村村民委員會土地補償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獻堂、李上海、謝長生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黃甫群及其委托代理人張政海、被告法定代表人范光海及委托代理人李燕來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1年元月,被告為修建營前鎮下灣村大坳、大船、光頂三個村民小組通行的公路,因該公路經過我家門口,應占用我家的部分余坪,被告未與我家協商的情況下,組織部分群眾分別于同年元月18日及2002年8月1日擅自拆毀我的堡{,損壞我的茶樹30余株。營前鎮政府干部出面調處未果。現具狀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補償土地征用費2665.5米、青苗費100元、拆原來老石{100元、直接經濟損失1340元、誤工費2000元、精神損失費 2000元,合計8205.5元,并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恢復原狀。
被告辯稱,我村為落實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方便全體村民的交通,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5條的規定,對修本村公路過程中占用了本村村民土地的情況,采取收回土地使用權和減免農糧稅的方法,我村并未征用誰的土地,根本不存在土地補償費問題;我村并未組織群眾拆除原告的堡{,而是修公路的群眾自發拆除了原告的堡{.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審理查明,2001年元月,被告為落實上猶縣人民政府實現村村通公路的有關精神,為解決下灣、圍墻、光仔、石園、光頂、回龍、竹山、大船、大坳等九個村民小組的公路問題,決定開辟一條村級公路,經交通部門測量,該條公路需經過原告房屋門前,占用原告余坪4米,其中旱土163.55平方米。被告派村干部與原告協商,原告同意讓出余坪3米,由被告用石塊砌路{1米。同年元月18日,該村村民按照交通部門{定的路線,將原告的部分余坪和石{挖去。引起糾紛,后經雙方協商無果。2001年5月26日,原告請求營前鎮人民政府處理,嗣后,營前鎮人民政府組織雙方進行協商,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內容為:一、由下灣村委會砌好黃甫群屋前的堡堪;二、堡堪砌好后黃甫群應主動把余坪堡堪拆除重砌,保持村道路面4米寬,應拆除重砌的余坪堡堪長為10米;三、原告黃甫群余坪堡堪在第一次征收時已拆除的,由村委會補償100元人民幣,在黃甫群所砌的堡堪拆除后,由村委會補回水泥叁包;四、因在修村道時,修路群眾在未聽從村委會干部勸阻的情況下,挖去黃甫群已砌好的余坪堡堪,造成一定影響,為此由參加的村民小組主動寫出認錯書,向黃甫群挽回名譽損失。另外,該村道還占用原告另一約30平方米旱土及30余株茶樹未予補償。原告以被告侵犯其土地使用權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
另查明,被告對外宣布對村村通公路所占土地,水田每平方米補償15元,旱土每平方米補償8元,但是到目前為止,被告未向任何一戶農戶補償。被告自2002 年始核減原告所在村公路占用承包責任田163.55平方米。該村道占去原告土地163.55平方米,該地1981年以前為水田,后為旱土,1986年原告在該處建房后便變成其余坪的一部分,但是原告《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登記的面積仍然包含原告所建房的土地及余坪。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提交的下列證據及庭審筆錄在案佐證,足以認定。
1、對原告提交的《常住人口登記卡》、《土地承包經營權證》、2003年9月27日被告出具的二份證明,被告無異議,本院對該4份證據的“三性”予以確認。
2、對原告提交的2001年6月4日營前鎮政府《調解協議書》,被告雖有異議,但這是雙方的自愿、合意行為,且被告并無證據證明,該《調解協議書》違反最高院《關于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5條、第6條的規定。因此,本院對該證據的三性予以確認。
3、對原告提交的2001年5月26日營前鎮政府《關于下灣村修村道與農戶黃甫群住房余坪發生爭執的處理意見》,被告有異議,并且未生效,同時還被2001年6月4日營前鎮政府的《調解協議書》所否認。本院對該證據的合法性不予認定。
4、對原告提交的葉宏縉和張石英、黃宇贛、胡桂華、戴石蘭、賴春蘭、黃宇芹、黃書堂的二份證明,黃悉堂的證言,以及2003年10月10日被告的證明,被告雖有異議,但未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實。本院對上述四份證據的“三性”予以確認。
5、對原告提交的《上猶縣征用土地管理辦法》,系地方性規范文件,不能作證據;對原告提交的賠償經濟損失的計算表,系原告本人的陳述,不予認定。
6、對被告提交的上府辦發(1998)32號文件,原告雖有異議,但與《土地管理法》第65條和《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38條的精神基本相符,本院對其“三性”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上猶縣營前鎮下灣村村民委員會為落實上猶縣政府實現村村通公路的有關精神,改善公共設施,方便村民交通,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5條和上府辦發(1998)32號文件精神,對村道所占村民使用的土地,采取收回土地使用權和減免占用土地糧稅的方法并無不妥,除原告黃甫群外,被告方的各村民小組及全體村民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原告要求被告補償青苗費100元,符合事實和有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補償原來拆老石{的費用100 元,原、被告雙方于2001年6月4日的《調解協議書》中的第2條已有約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直接經濟損失1340元。因沒有提供證據證實,且原告同意按照2001年6月4日營前鎮政府《調解協議書》中的第3條處理,同時原告的該項請求與原告要求被告補償原來拆老石{的費用100元相重復。因此,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補償誤工補工費2000元,因沒有提供相應證據證實,應予駁回該訴訟請求。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失費2000元,由于原告對被告如何侵犯其名譽權、影響的范圍、造成了怎樣的后果,未提交證據證實,另外,依據2001年6月4日營前鎮政府的《調解協議書》中第4條確定的內容,應當向原告挽回名譽損失的是參加修村道的村民小組,而不是被告。因此,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補償該土地征用費2665.50元的請求,雖然被告曾對村民公開宣布,村村通公路所占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水田每平方米補15元,旱土每平方米補8元。但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 26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以及《土地管理法》第48條、第49條和《上猶縣征用土地管理辦法》第12條,有關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征地補償費用的使用和管理的規定,原告黃甫群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而不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村道所占土地的補償費用不屬于原告黃甫群所有,也就是說黃甫群不具備要求被告補償土地征用費2665.5元的訴訟主體資格,本院應予駁回原告黃甫群要求被告補償土地征用費2665.5元的訴訟請求。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六條、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江西省上猶縣營前鎮下灣村村民委員會賠償原告黃甫群青苗費100元,限被告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付清。
二、被告江西省上猶縣營前鎮下灣村村民委員會賠償原告黃甫群原來拆老石{的費用100元,限被告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付清。
三、駁回原告黃甫群要求被告賠償直接經濟損失1340元的訴訟請求。
四、駁回原告黃甫群要求被告補償誤工補工費2000元的訴訟請求。
五、駁回原告黃甫群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失費2000元的訴訟請求。
六、駁回原告黃甫群要求被告補償土地征用費2665.5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實際支出費共計人民幣760元,由原告承擔560元(已繳納),被告承擔200元,限被告于判決書生效后五日內付清。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 獻 堂
審 判 員 李 上 海
審 判 員 謝 長 生
二00三年十二月五日
代理書記員 李 詒 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曉律師為正義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法學碩士,北京律師協會會員,擅長代理各種刑事辯護申訴案件、死刑復核案件,以及婚姻繼承、合同糾紛、交通事故案件等。張曉律師具有較強的法學功底、文字、口頭表達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案件中快速找到切入點,多年來潛心研究刑事辯護業務,積累了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執業至今,已辦理過多起北京乃至全國重大社會影響力刑事案件。曾為多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做過罪輕、無罪辯護,大多數被告人經張律師辯護后都得到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包括多起涉及貪污受賄、販賣毒品、故意殺人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申訴、死刑復核案件工作,最終為當事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法院采納了律師的辯護意見對被告人做出無罪或罪輕判決(肖某尋釁滋事案、索某某猥褻兒童案),并有多起死刑復核案件最終沒有被最高院核準死刑(趙某某故意殺人案、延某制造毒品案等)。張律師每接一起刑事案件,都能深深體會到犯罪嫌疑人親友的不安和無奈。刑事案件關乎到犯罪嫌疑人的自由乃至性命,關乎到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關乎著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的信任和期許,辯護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前置程序主持調解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民事起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上訴狀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延長審限案件呈批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