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祥與
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案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3)江民一初字第211號
原告徐榮祥,男,1954年6月3日出生,漢族,原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職工,住杭州市江干區華家池14幢85號201室。
委托代理人程雪原、徐濤,浙江援手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住所地杭州市筧丁路135號。
法定代表人許承樹,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許勁松,浙江浙經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徐榮祥訴被告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章重獨任審判,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榮祥及其委托代理人程雪原、徐濤,被告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許勁松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榮祥訴稱,自1995年5月19日起在被告處工作,擔任生產車間主管。在工作期間,被告一直未依法為原告繳納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社會統籌保險。2000年5月21日,原、被告雙方簽訂養老保險合同一份,事后,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養老金人民幣80000元。2002年10月19日,被告單方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此后,原告雖于10月23日至11月18日一直在被告處工作,被告不但拒發原告工資,而且還在11月16日登報稱原告從10月20日起礦工,并于12月9日對原告作出了除名決定。原告認為,被告違法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系被告
違約,要求判令原告無須返還人民幣80000元,被告支付原告工資1112.57元、
經濟補償金人民幣14000元、補交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自1995年6月至2000年5月)以及押金1000元和墊付的電話費648.50元。
原告徐榮祥為此提供以下證據:
1、原告與許偉超(同音,系被告單位總經理,許偉超與原告法定代表人許承樹是父子關系)簽訂的
協議書一份,欲證明原告與被告之間有密切的關系;
2、電信費發票一份,欲證明原告為被告墊付電話費人民幣648.50元的事實;
3、仲裁裁決書一份,欲證明原、被告之間勞動爭議經仲裁裁決的事實;
4、養老保險合同一份,欲證明原告自進公司以來,被告未曾為原告繳納任何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 80000元補償金是對于原告應享受的勞動保險待遇的補償;
5、印曉虹、施文英(衛生監督檢察員)出具的證明一份,欲證明在2002年11月7日,原告尚在被告單位正常上班的事實;
6、現場檢查筆錄一份,欲證明印曉虹、施文英系杭州市衛生局所委派的衛生監督檢察員,以及她們曾于11月7日到被告單位現場檢查的事實;
7、11月16日錢江晚報啟事一份,欲證明被告在11月16日刊登啟事,要求原告去上班,否則以曠工論處;而事實上原告一直在被告單位正常上班,被告的啟事說明是被告單方要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系被告違約。
8、決定書一份,欲證明該決定書的內容與事實不符,不能作為被告開除原告的有效理由及依據;
9、證人周建軍于12月17日出具的情況說明一份、對周建軍的調查筆錄一份、證人周建軍當庭所作的證詞以及周建軍的工作記錄一本,欲證明原告2002年10月19日與被告單位總經理許偉超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發生過爭執,許偉超當時口頭告知原告以后不要再上班,原告離開被告單位的時間是11月20日。
10、對證人朱慧英的調查筆錄一份,欲證明原告2002年10月19日與被告單位總經理許偉超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發生過爭執,許偉超講過“你以后不要進公司”的話;公司對徐榮祥的除名決定,員工不知情,公司也沒有張貼過任何公告;
被告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辯稱,一、原告所稱被告違法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與事實不符,10月19日原告與被告因加班事宜發生爭執,并從2002年10月20日開始一直無故曠工。二、由于原告無故終止合同,故其要求經濟補償金14000元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三、原告卻有1000元存款在被告處,但不是押金。原告要求享受保險待遇、支付工資、返還押金和墊付電話費的訴訟請求不屬本案爭議范圍,應另行申請仲裁。
被告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為此提供以下證據:
1、養老保險合同一份,欲證明自2000年6月1日開始,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養老金人民幣80000元,原告應為公司至少服務10年;
2、徐榮祥的收條一份,欲證明被告已經將80000元支付給原告的事實;
3、裁決書一份、2002年10月考勤表一份、啟事一份,欲證明本案已經過仲裁,以及原告違約,無故曠工的事實;
4、除名決定一份,欲證明因被告違約,無故終止合同,原告對其作出的處分;
5、調查筆錄(蔣美仙、郭建英、嚴菊蘭)三份,欲證明許偉超在2002年10月19日與徐榮祥發生爭吵時,沒有說過要其以后不要來上班的話。
經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所提供的第3—8項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第1、2項證據認為缺乏關聯,第9、10項證據的內容不真實。本院認為,第1、2項證據與本案爭議的事實缺乏關聯,不予采信;第3—8項證據形式合法,內容與爭議事實有關,應予確認;第9項證據形式合法,內容與案件爭議事實有關,且能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雖然原告有異議,但卻未能提供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對該項證據本院予以確認;第十項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不予采信。
原告對被告所提供的第1—4項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對欲證事實沒有證明力;第五項證據的內容不真實。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第1、2項證據形式合法,內容與爭議事實有關,對欲證事實有證明力,應予確認;第3、4項證據形式合法,內容與爭議事實有關,但對被告“無故終止合同的違約事實”不具有證明力,本院不予采信;第五項證據不符合證人應當出庭作證的規定,也就是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本院不予采納。
根據本院確認的證據以及原、被告雙方的陳述,本案已經查明的事實是:
原告于1995年6月進入被告單位工作,具體負責該公司的生產和技術管理,雙方未
簽訂勞動合同。月工資1500元,1998年起調整為1750元,每月5日發放上一月工資。1995年6月至2000年6月期間被告沒有為原告辦理社會養老保險。2000年5月21日原、被告簽訂“養老保險合同”一份,約定期限自2000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止,被告支付給原告一次性養老金人民幣80000元,原告在合同期內違約,無故終止合同,須全額返還養老金;雙方還對付款時間等作了具體約定。合同簽訂后,被告按約支付原告人民幣80000元。
2002年10月19日被告單位總經理與原告因加班問題意見分歧,發生激烈爭吵。事后,原告未參加加班,10月22日原告恢復上班。11月5日被告未發給原告工資。11月16日被告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啟事稱:“徐榮祥,自2002年10月20日起至今未到公司,請立即到公司上班。否則以曠工論處。”11月20日原告離開被告單位。12月9日被告作出書面決定,認為原告自2002年10月20日起無故曠工,依據《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的規定,決定對原告作除名處理。12月13日被告向杭州市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原告返還一次性養老保險金人民幣80000元。12月16日原告收到被告的除名決定。2003年3月杭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2002)杭勞裁字第144號仲裁裁決書,原告于3月27日向本院起訴。
另查明,原告有人民幣1000元在被告處。
本院認為,原、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屬事實勞動關系。被告作為用人單位,其總經理在與原告發生爭吵時用詞激烈,事后漠視原告的正常工作、拒付工資,導致雙方不能繼續維持勞動關系。原告主張被告違約
解除勞動關系,要求確認不返還養老金、被告支付拖欠工資的訴請,理由正當,應予支持。被告認為原告違約無故終止合同,卻未能提供有效證據,其辯稱理由不能成立。原告在被告處的錢款雖不屬勞動爭議范疇,但鑒于雙方勞動關系已經解除,對原告因工作原因遺留在被告處的錢款,被告應予返還。因原、被告系事實勞動關系,原告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訴請于法無據。至于原告主張保險待遇、墊付電話費一節,因保險待遇已超過法定保護時效,墊付行為證據不足,本院不予采納。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判決如下:[Page]
一、徐榮祥不應返還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養老保險金人民幣80000元。
二、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給徐榮祥工資人民幣1122.57元。
三、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徐榮祥人民幣1000元。
四、駁回徐榮祥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原告徐榮祥負擔10元,杭州華隆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負擔4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并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開戶行:工商銀行湖濱分理處,帳號:1202024409008802968,戶名: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交納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員 章 重
二OO三年六月十日
代 書記員 蔣 敏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