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7)高行終字第2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福建多棱鋼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龍海市角美鎮龍田村。
法定代表人王新輝,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滕云龍,北京市中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振鐸,北京市中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馮濤,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王麗穎,該委員會審查員。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廈門市集美區聯捷鑄鋼廠,住所地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后溪鎮后溪村。
法定代表人鄭妙典,廠長。
委托代理人余功勛,男,漢族,1972年10月9日出生,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專利代理人,住北京市東城區新太倉二巷37號。
委托代理人余長江,男,漢族,1972年7月29日出生,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專利代理人,住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大學暢春園62公寓2單元515號。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福建泉州市金星鋼丸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明新村。
法定代表人侯文聰,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林天來,男,漢族,1946年7月14日出生,該公司副總經理,住福建省漳平市菁城外環西路150號。
委托代理人余功勛,男,漢族,1972年10月9日出生,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專利代理人,住北京市東城區新太倉二巷37號。
上訴人福建多棱鋼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廈門市集美區聯捷鑄鋼廠(簡稱聯捷鑄鋼廠)、福建泉州市金星鋼丸有限公司(簡稱金星鋼丸公司)因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6)一中行初字第115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2007年1月15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7年2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福建多棱鋼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騰云龍、孫振鐸,上訴人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馮濤、王麗穎,上訴人聯捷鑄鋼廠的法定代表人鄭妙典及其委托代理人余功勛、余長江,上訴人金星鋼丸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余功勛、林天來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福建多棱鋼業公司是名稱為“一種鋼砂生產方法”發明專利(簡稱本專利)的專利權人。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分別于2005年9月16日和2005年9月28日以本專利不具備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宣告本專利權無效的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審查,于2006年8月7日作出第8585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8585號無效決定),宣告本專利權無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雖然第8585號無效決定將本專利記載為實用新型專利,且記載的口頭審理日期有誤,但專利復審委員會評價本專利創造性時采用的是發明專利的創造性標準,故上述錯誤系筆誤,不構成撤銷第8585號無效決定的理由。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提交的附件1和附件6構成本專利的現有技術,可以評價本專利的創造性。根據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提交的證據,本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部分區別技術特征不會給本專利帶來突出的實質性特點,但其它區別技術特征與附件1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故本專利具備創造性。附件1中記載的鋼廢料在淬火前的“破碎”操作的目的作用與本專利中的兩級破碎不同,不具備可比性。第8585號無效決定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目、第2目之規定,判決:
(一)撤銷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8585號無效決定;(二)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就第01127387.9號名稱為“一種鋼砂生產方法”的發明專利權作出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專利復審委員會、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均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福建多棱鋼業公司的上訴理由是: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一審法院憑空臆造“選取生產軸承鋼的邊角廢料作為原料的目的”是“軸承鋼自身的含碳量高于一般的鋼廢料,其硬度強,將其破碎成鋼砂產品有較高的耐磨度”;一審法院將本專利權利要求1區別技術特征(1)“以軸承廠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作為原料,曲解成選取“生產軸承鋼的邊角廢料”作為原料;附件1中公開的通過增碳可以提高碳鋼的硬度,并規定了不可以進行增碳的碳鋼中的含碳量,但上述教導不能使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地得出本專利權利要求1區別技術特征(1),而該區別技術特征是本專利確定多棱形鋼砂這一技術效果的關鍵。一審判決違反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請求本院改判一審判決中關于區別技術特征(1)“不屬于本專利與附件1的實質性差別,不會給本專利帶來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結論,維持一審判決作出的最終判決結論,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專利復審委員會負擔。
專利復審委員會的上訴理由是: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附件1相比所具有3個區別技術特征中的區別技術特征(3)已經被附件1 所公開,而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能通過附件1得到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區別技術特征(2);本專利的技術方案相對于背景技術的貢獻在于采用軸承廠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直接淬火破碎來生產鋼砂,而兩級破碎是采用此種原料后工藝上的必然要求,“多棱形鋼砂”是采用此種原料后的必然結果;將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附件1相比,本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技術特征或是不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付出創造性勞動,或是不會給本專利帶來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故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請求本院撤銷一審判決,本案訴訟費用由福建多棱鋼業公司承擔。
聯捷鑄鋼廠與金星鋼丸公司的上訴理由是: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一審判決對附件1譯文中“研磨”一詞的含義進行狹隘地理解,沒有以附件1所附的公開的技術內容為依據,錯誤地認定附件1生產的鋼砂產品不能達到本專利多棱形鋼砂的技術效果,一審判決認為附件1中鋼廢料在淬火前的“破碎”操作與本專利中的“兩級破碎”不具可比性,是完全錯誤的。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在評價創造性時,不是將附件1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作為現有技術,而是將現有技術限于附件1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內容,不是將本專利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術方案作為評價對象,而是將說明書記載的內容引入權利要求,對權利要求作狹義解釋后再進行創造性評價。沒有依照專利法關于創造性的標準進行評價,而是采用新穎性的標準來評價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兩級破碎”技術特征不足以使得本專利具有創造性。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請求本院撤銷一審判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第8585號無效決定,由福建多棱鋼業公司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經審理查明,福建多棱鋼業公司是名稱為“一種鋼砂生產方法”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專利號是01127387.9,該專利申請日是2001年9月6日,于2005年2月16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本專利權利要求是:
“1、一種鋼砂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軸承廠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進行淬火,淬火后分兩級破碎,篩分得到不同粒度的鋼砂,制得多棱形的鋼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砂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破碎后的鋼砂,再進行回火后篩分,得到不同粒度的鋼砂?!?/p>
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了以下內容:“本發明旨在尋找一種直接可作為鋼砂原料鋼的材料,并減少鋼砂弧度,提高磨擦力?!?、本發明制作的鋼砂不是采用鋼珠破碎而是采用非球狀塊片料破碎成鋼砂使鋼砂具有較多的鋒利棱角,采用本發明制作的鋼砂能提高石材切割效率,降低鋼砂消耗。4、本發明采用兩級破碎,粗碎用顎式破碎機,細碎用輻式破碎機。本發明不是用鋼珠破碎成鋼砂,而是用沖切料破碎成鋼砂,沖切料不像鋼珠粒度小且均勻,對于粗大的沖切料本發明采取先用顎式破碎機將其軋碎成小塊,而后進行細碎,破碎成鋼砂?!?/p>
聯捷鑄鋼廠于2005年9月16日以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不具備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宣告本專利權無效的請求。金星鋼丸公司于2005年9月28日同樣以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不具備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宣告本專利權無效的請求。聯捷鑄鋼廠與金星鋼丸公司提交的證據相同。其中,附件1是公開日為1995年8月15日的美國專利說明書US5441579復印件及其相應部分的中文譯文。該美國專利權利要求書相關技術內容為:“1、一種用鋼顆粒生產磨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在非氧化的保護氣氛中,以約1500H至約1800H的溫度對凈化的、干燥的鋼顆粒加熱;(b)通過浸沒于淬火溶液下的滑槽輸送顆粒,淬火溶液形成氣氛密封;(c)在包含水的淬火溶液中對加熱的鋼顆粒進行淬火,使顆粒變脆;以及(d)在研磨機中對鋼顆粒進行研磨以形成磨粒。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為:研磨機是球磨機、錘磨機、干式震動研磨機、棒磨機或環式破碎機?!贝送猓诟郊?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部分,對上述權利要求書的技術方案進行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系提供了一種由原料生成磨料鋼砂的方法,原料是來自沖孔、車削、剪切、切碎等,優選來自機械操作的鋼廢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鋼廢料經凈化,可以選擇地在粉碎機中粉碎,然后漂洗、干燥并去除所有雜質,車削再生鋼屑碳含量范圍在0.3%到1.2%之間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在脆化過程中不增加碳;如果原料的碳含量小于0.3%,在基本為非氧化性的氣氛條件下加熱,溫度為約1500H至約1800H(815℃至1180℃),直至鋼顆粒的含碳量達到重量百分比至少為0.3%;如果原料的初始碳含量的重量百分比為約0.3%或更大,那么可以不增加碳而達到滿意的脆化處理反應;粗磨料的性能可以通過調整材料的含碳量來改進,對于需要磨料的硬度為最大的極端磨料切割來說,其含碳量可以增加到約0.6%至約1.2%;②用水對加熱后的鋼顆粒進行淬火,使顆粒變脆;③脆化的鋼廢料在研磨機中研磨,研磨機可以是球磨機或錘磨機,其生成產物粉碎和篩選后可以用作粗磨料(從10目至約200目,0.075mm至2mm),錘磨或者其它沖擊粉碎或研磨方式,對材料的易碎性質來說是有效的;④根據尺寸對磨粒進行篩分。根據篩分粒度可用作砂輪、金剛砂布、砂紙等的研磨材料。附件3是1998年3月《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中的文章“鋼丸(砂)的制取設備和工藝”的復印件。附件6是冶金工業部部標準《鉻軸承鋼技術條件》〔YB9—68(試行)〕,其中記載普通軸承鋼含碳量為0.95%-1.15%。
2006年5月11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就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針對本專利權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進行口頭審理。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均參加了此次口頭審理。在口頭審理過程中,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主張:附件1是最接近的對比文件,用附件1和附件3結合破壞本專利的創造性。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當庭提交了經公證的附件1的中文譯文,福建多棱鋼業集團針對該譯文中的“研磨、研磨機”翻譯成“粉碎、粉碎機”有異議,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當庭明確表示同意將“粉碎、粉碎機”改成“研磨、研磨機”,專利復審委員會告知以該翻譯文本為基礎進行審查,福建多棱鋼業集團若在口頭審理結束后一周內不對該譯文提出異議視為其同意該譯文。
福建多棱鋼業集團于2006年5月22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意見陳述書,對附件1的譯文提出異議。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6年5月26日將上述意見陳述書轉送給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同時向雙方當事人發出外文證據委托翻譯通知書。
2006年6月28日,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了由北京中專翻譯有限公司翻譯的附件1的中文譯文。2006年6月29日,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了由北京中專翻譯有限公司翻譯的附件1的中文譯文。專利復審委員會經核實,認定福建多棱鋼業公司、聯捷鑄鋼廠和金星鋼丸公司分別提交的附件1的中文譯文內容相同。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提出的個別技術術語的問題不影響技術內容的實質性理解,對該翻譯文本予以認可。
2006年8月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8585號無效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全部無效。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附件1和6均屬于公開出版物,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對其真實性無異議,且其公開日均早于本專利的申請日,故可以作為評價本專利創造性的現有技術。聯捷鑄鋼廠、金星鋼丸公司均認為,附件1是本專利最接近的對比文件。其公開了一種廢金屬的再生方法,該方法的步驟與鋼廢料的碳含量有關,當鋼廢料的碳含量較高時可以省略增碳的步驟。雖然附件1中未明確說明所得到的鋼砂的形狀,但用其方法生產的鋼砂未經過熔煉,破碎前是鋼廢料,即不是經過熔煉而得到的球狀,故得到的鋼砂必然是多棱形的鋼砂。本專利權利要求1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附件1所披露的技術內容相比區別在于:本專利鋼砂生產方法中用于生產鋼砂的原材料是軸承廠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淬火后分兩級破碎。附件1中的“鋼廢料”并未排除“軸承鋼廢料”,況且在其說明書中也記載了“粗磨料的性能可以通過調整材料的含碳量來改進,對于需要磨料的硬度為最大的極端磨料切割來說,其含碳量可以增加到約0.6%至約1.2%”,即附件1的方法可以生產高硬度的切割磨料,而正如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在本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軸承鋼具較好的淬硬性和耐磨性是業內人士都熟知的”,并且軸承鋼的含碳量符合附件1中生產高硬度切割磨料的含碳量要求,因此在附件1的啟示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選用軸承鋼廢料(當然包括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生產鋼砂是顯而易見、容易作出的;對于“兩級破碎”這一技術特征,雖然附件1中主要采用了“研磨”的技術術語,但根據其說明書中公開的內容以及福建多棱鋼業公司在口頭審理時陳述本專利的鋼砂粒度是0.2-2mm的事實,可以得知附件1中的“研磨”實際上涵蓋了本專利中“破碎”這種方式,況且選擇何種破碎方式和經過幾級破碎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原材料和最終產品的尺寸容易采用的常規技術手段,而實現破碎的具體破碎設備的設計或選取的難易程度與本專利權利要求1保護的方法無關,只要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采用常規的方法設計或選取出所用的破碎設備能夠實現該方法即可;故本專利權利要求1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附件1的基礎上不花費創造性勞動容易想到和作出的,不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因而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2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其附加技術特征也已在附件1中公開,因此在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的前提下,本專利權利要求2也不具備創造性。
福建多棱鋼業公司不服第8585號無效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事實,有本專利專利文件、專利復審委員會第8585號無效決定、專利復審委員會口頭審理記錄、聯捷鑄鋼廠和金星鋼丸公司提交的附件1、3、6等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發明專利的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在本案中,附件1和附件6的公開日均早于本專利的申請日,構成了本專利的現有技術,可以用于評價本專利的創造性。
將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附件1進行對比,兩者間存在三個區別特征:(1)本專利采用軸承廠生產軸承時切沖下來的邊角廢料,附件1采用機械操作的鋼廢料;(2)本專利是淬火后分兩級破碎,而附件1是淬火后兩級研磨;(3)本專利鋼砂產品為多棱形,適于切割堅硬材質,而附件1產品沒有明顯的棱角,不具有切割堅硬材質的性能。
上述區別技術特征(1)是使用軸承廠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作為原料,而不是選取生產軸承鋼的邊角廢料作為原料。本專利說明書中并未記載本專利的發明目的是軸承鋼自身的含碳量高于一般的鋼廢料,其硬度強,將其破碎制成的鋼砂產品有較高的耐磨度,因此,一審判決在認定本專利發明目的時有誤。使用軸承鋼生產軸承,與生產軸承鋼是不同的生產過程,故一審判決認定“本專利選取生產軸承鋼的邊角廢料作為“原料”是錯誤的。本專利權利要求1及說明書中未記載根據需要在原料中增碳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技術方案是使用符合要求的原料,生產出硬度強、耐磨度高的鋼砂,而附件1公開的是根據生產產品的性能需求和用途,選擇是否在一般的鋼廢料中加碳,兩者在原料選擇上確有不同,上述不同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不能輕而易舉地想到,故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區別技術特征1與附件1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技術方案將生產軸承時沖切下來的邊角廢料在淬火后進行兩級破碎,生成的產品是形狀不規則的并有棱角的鋼砂。本專利說明書記載了破碎的方式、使用的設備及多棱形鋼砂的性能和用途。附件1中獨立權利要求1(d)項中公開的是在研磨機中對鋼顆粒進行‘研磨’以形成磨粒。雖然其從屬權利要求2公開的研磨機種類包含了環式破碎機,但其“優選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并未對環式破碎機的工作方式、原理加以披露,也未提及其它的破碎方式。盡管研磨機通過研磨可以生成最大直徑為2L的粗磨料,但兩級研磨方法并不是針對粗磨料的生產,而是根據需要磨料的大小可以進行選擇的一種常規技術手段。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閱讀附件1,不能得到鋼廢料淬火經兩級破碎生成多棱形鋼砂的技術啟示,于附件1生產的產品也不能達到本專利多棱形鋼砂的相應技術效果。因此本專利權利要1與附件1相比的區別技術特征(2)、(3)與附件1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具備創造性。
附件1記載鋼廢料在淬火前進行“破碎”,其目的在于將較小的鋼廢料分解為較小的不規則碎塊,便于淬火后研磨。本專利中記載的兩級破碎是為了篩分得到不同粒度的鋼砂,制得多棱形鋼砂。附件1中記載的淬火前的“破碎”與本專利記載的淬火后的“破碎”的目的和作用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一審法院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附件1相比具有3個區別技術特征是正確的,但在對上述3個區別技術特征與附件1進行對比時,錯誤地將“生產軸承的邊角廢料”認定為“生產軸承鋼的邊角廢料”,故應予糾正。一審法院對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區別技術特征2和3與附件1的對比是正確的。
一審法院在使用對比文件即附件1與本專利進行比較時,并未僅將其中的權利要求作為公知技術,由于附件1中的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與本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最為接近,故在論述中使用附件1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等措辭,不能證明一審法院僅將現有技術限于附件1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內容。
一審法院未將本專利說明書記載的內容引入本專利權利要求,并對本專利權利要求作狹義解釋后再進行創造性評價,未采用新穎性的標準來評價創造性。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負擔(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福建多棱鋼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二百五十元(已交納),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負擔二百五十元(已交納),由廈門市集美區聯捷鑄鋼廠負擔二百五十元(已交納),由福建泉州市金星鋼丸有限公司負擔二百五十元(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
審 判 長 劉 輝
代理審判員 岑宏宇
代理審判員 張冬梅
?
?
?
二ΟΟ七 年 四 月 十七 日
?
?
?
書 記 員 陳 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