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原告集溪組不服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所作的確權決定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20人看過

  湖南省汝城縣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09)汝行初字第6號

  原告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集溪組(以下簡稱集溪組)。

  訴訟代表人張定階,男,1954年8月9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集溪組,系該組組長。

  委托代理人張朝華,男,1962年9月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集溪組。

  委托代理人張清華,男,1976年12月2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汝城縣譚集村集溪組。

  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廖桂生,縣長。

  委托代理人孫愛民,汝城縣人民政府處理山林糾紛辦公室主任。

  委托代理人朱雪祥,汝城縣人民政府處理山林糾紛辦公室干部。

  第三人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譚莊組(以下簡稱譚莊組)。

  訴訟代表人謝標偉(又名謝房古),男,1983年3月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譚莊組,系該組組長。

  委托代理人謝章來,男,1988年6月18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譚莊組。

  原告集溪組因與第三人譚莊組林木林地權屬糾紛,原告集溪組不服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所作的確權決定(即:林業行政確認),于2009年7月1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8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訴訟代表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第三人的訴訟代表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集溪組與第三人譚莊組因“垅糠窩”山場林木、林地權屬爭議,第三人譚莊組于2007年5月26日向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申請重新劃界確權,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8日作出“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處理認為:爭議的“垅糠窩”(又稱“安坪足下”)山場,雙方均提供不出土地改革、合作化、四固定時期的權屬證據。譚莊組所提供的“3077號”土地房產證,其所填證的內容與縣檔案局存檔的內容不符,不能作為證據使用,林業三定時期,譚莊組向縣人民政府申領的“汝林集證第44號”集體山林所有證第2欄填證的山場四抵,未能包含整個爭議山場范圍,只包含了垅糠窩口對安坪足下以上爭議范圍的山場。對譚莊組提起的在該范圍的確權請求本府予以支持,超出該范圍的本府不予支持。集溪組在林業三定時期向縣人民政府申領的“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第8欄填證的山場四抵,也未能包括整個爭議山場范圍,其填證的四抵只包括了垅糠窩口對安坪足下以出至北處抵向范圍的山場,集溪組提出的權屬要求,屬該范圍的本府予以支持,不屬該范圍的本府不予支持。該山林糾紛經組織雙方代表座談協商未能達成調解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17條、《湖南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5條的規定,處理決定如下:

  一、雙方爭議的山場上以安坪足下山場破埂下以破垅為中心,座身右邊山場的林木、林地權屬歸譚集村譚莊村民小組所有,面積134畝,四抵為:東抵破垅,南抵嶺頂埂,西抵埂,北抵以垅糠窩口破垅對埂直上與集溪組的山交界。座身左邊山場的林木、林地權屬歸譚集村集溪村民小組所有,面積152畝,四抵為:東抵破垅,南抵下段破垅上段破埂與譚莊組的山交界,西抵沿防火線破埂,北抵垅坑(詳見確權山場位置圖)。

  二、譚莊組持有的“汝林集證第44號”集體山林所有證第2欄填證的山場四抵,集溪組持有的“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第8欄填證的山場四抵與本決定有抵觸的以本決定為準。

  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在作出以上處理決定后,發現決定書的附件“山場位置圖”在制圖時將無爭議的山場列在了確權山場的范圍,于2008年12月10日制作了“汝政函(2008)60號”關于更正“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書附件位置圖的通知,即:原2007年7月8日配置的“確權山場位置圖”予以廢止,以現更正的為準。其確權山場的四至仍按“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確定的執行。

  原告集溪組對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汝政決(2007)3號”處理決定及“汝政函(2008)60號”通知不服,于2009年3月4日向郴州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郴州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6月1日作出“郴政行復決字(2009)32號”行政復議決定維持了汝城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汝政決(2007)3號”處理決定和“汝政函(2008)60號”通知。原告集溪組亦不服,遂訴至本院。

  原告訴稱:座落在江西省崇義縣境內垅糠窩對門的“安坪足下”山場自始至今都是由原告經營、管理、受益,多年來未發生爭議。而在2007年4月份,本案第三人故意制造事端,挑起爭議,向被告申請權確,被告在處理此爭議時采信第三人的虛假證據,竟將“垅糠窩”與對門的“安坪足下”山場混為一體,導致兩個權屬混淆的錯誤決定。原告不服,向郴州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市政府采信被告認定的依據,作出“郴政行復決字(2009)32號”行政復議決定,維持了被告“汝政決(2007)3號”處理決定及“汝政函(2008)60號”通知,該復議決定書同樣違背了本案客觀事實,因為從原告所提供的“0041號”林權證和第三人所提供的“0044號”林權證可看出,“垅糠窩”與對門的“安坪足下”是兩宗不同的地名和山場。“安坪足下”是“0041號”林權證第8欄已標明為原告所有權及使用權的林木林地,與第三人“0044號”林權證第2欄標明的“垅糠窩”不存在爭議,“兩府”所作出的決定書是錯誤的,故請求法院撤銷汝城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和“汝政函(2008)60號”通知,維持“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第8欄填證山場四抵權屬屬于原告,本案訴訟費及糾紛處理費由第三人全部承擔。

  原告出示了下列證據:

  1、汝城縣人民政府“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書和“汝政函(2008)60號”更正決定書附件位置圖的通知以及郴州市人民政府“郴政行復決字(2009)32號”行政復議決定書,證實了本案中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具體內容。

  2、郴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文書送達回證,證實了原告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的具體時間。

  3、集溪組“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證實了原告垅糠窩對門“安坪足下”山場的位置、四至范圍。

  4、江西省崇義縣豐州鄉豐州村界坑組的證明及所附的豐州林場山場位置圖,證實了原告“安坪足下”山場與豐州林場山場交界的情況。

  5、集溪組勾繪的“安坪足下”山場的位置圖,證實其山場的位置。

  6、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譚莊組承包山登記冊,證實了謝朝根、謝朝明、郭垂忠的承包山均與原告的“安坪足下”山場不發生關系,由此證明“安坪足下”山場系原告所有。

  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在收到原告起訴狀副本后10日內向本院提交了答辯狀,辯稱:被告依法受理糾紛當事人的確權申請,經過當事人舉證、調取證人證言,并及時組織糾紛當事人雙方座談、調解、協商,在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17條,《湖南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5條的規定,于2007年7月8日及時作出“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并已發生法律效力。2008年12月10日,被告發現已作出的“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書的配圖由于工作人員操作失誤發生錯誤,立即進行糾正,并以“汝政函(2008)60號”更正通知下達告知雙方當事人,也并無不當之處。綜上所述,被告所作的處理決定事實清楚,處理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法規正確,請求法院予以維持,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并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處理決定時收集到的證據。

  被告當庭舉出了下列證據:

  1、書證:①汝城縣人民政府“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書和“汝政函(2008)60號”關于更正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書附件位置圖的通知;②糾紛當事人雙方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及授權委托書;③譚莊組申請山林確權報告和集溪組關于“安坪足下”山場管理情況的報告;④法院的民事裁定書及所附的鑒定書、現場圖;⑤處理山林糾紛座談規則;⑥會議座談記錄。證實了處理糾紛過程中程序的合法性和適用法律、法規的正確性。

  2、現場勘查記錄,證實了糾紛當事人雙方的指界情況及所確定的爭議范圍、林相。

  3、調查記錄:①張朝華的陳述;②謝標偉的陳述。證實了糾紛當事人雙方對爭議山場申領、登記所有權證書的情況及經營管理的情況。

  4、集溪組“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和譚莊組“汝林集證第44號”集體山林所有證,證實了原告和第三人對爭議山場各自填證的座落、地名、四至界線。

  5、譚莊組提供的“3077號”土地證和汝城縣檔案局存檔的“3077號”土地證,證實了兩份土地證有相矛盾的情況,即:譚莊組提供的有“垅糠窩”填證地名,而汝城縣檔案局存檔的卻沒有“垅糠窩”填證地名。

  6、譚莊組承包山登記冊,證實了在“垅糠窩”范圍內譚莊組村民謝朝根、郭垂忠等人有個人承包山。

  7、集溪組于2007年6月25日向被告提交的“關于請求依法維護我組對垅糠窩安坪足下山地所有權的報告”,證實了集溪組承認譚莊組謝朝根有承包管理的山場(約15畝)與其“安坪足下”山場交界。

  第三人譚莊組述稱,汝城縣人民政府“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和“汝政函(2008)60號”更正決定書附件位置圖的通知是正確的,請求法院依法維持,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譚莊組未向本院提供證據,但其當庭說明了其所有的證據材料已在確權階段提交給了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由被告代其舉證、質證。

  本院依職權于2009年7月29日到爭議山場進行了現場勘查,制作了現場勘查筆錄,證實了被告在確權階段確定原告和第三人雙方爭議山場的四至范圍,與原告和第三人現場指認的范圍有出入。

  在庭審過程中,本院依法組織當事人對上述證據進行質證,情況如下:

  對被告當庭舉出的證據,原告對證據的真實性未提出異議。但對被告“汝政決(2007)3號”處理決定書和“汝政函(2008)60號”更正決定書附圖的通知其處理結果的正確性原告提出異議;對被告的現場勘查筆錄所確認的爭議山場范圍提出異議,原告認為被告確定的爭議山場范圍未按照當事人的指認界線確定,不準確;對被告調查記錄中謝標偉的陳述、被告當庭舉出的“3077號”土地證、“汝林集證第44號”集體山林所有證提出異議,原告認為譚莊組的土地證、集體山林所有證所記載的四至范圍不在爭議山場范圍。除以上異議外,原告對被告當庭舉出的其他證據未提出異議。

  對原告出具的證據,被告及第三人對江西省崇義縣豐州鄉豐州村界坑組出具的證明及所附的豐州林場山場位置圖提出異議,認為位置圖內有些字是另加上去的,對證明、位置圖的來源、真實性提出質疑,且“證明”在政府確權階段未提供;對集溪組勾繪的“安坪足下”山場位置圖的準確性、真實性亦提出質疑;另對謝朝明的承包山登記冊亦提出質疑,認為原告在政府確權階段未提供。除以上異議外,被告及第三人對原告出具的其他證據未提出異議。

  對本院依職權進行現場勘查,制作的現場勘查筆錄,原告未提出異議,被告及第三人提出異議,認為本院現場勘查所確定的爭議山場范圍,包括了豐州林場林道(即:中心埂)到仔埂這塊原告在確權階段未提出爭議的范圍。

  根據當事人以上舉證、質證情況,結合證據應當符合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的原則,合議庭認證如下:

  對被告當庭舉出的證據,除對譚莊組“3077號”土地證和被告的現場勘查記錄所確定的爭議山場范圍不予確認外,其他證據予以確認。理由是:被告舉出的調查筆錄、集體山林所有證、承包山登記冊以及處理決定書等一些書證,均是被告在行政確權行為中通過當事人舉證和自已調查收集、整理的一些客觀真實材料,其存在的真實性不可否認,是確定山林權屬的依據,而原告對被告舉出的上述涉及第三人山林權屬的證據提出異議,因第三人的有關山林所有權證的效力與原告提供的有關山林所有權證的效力相當,故原告提出異議的理由不足。但對譚莊組的“3077號”土地證,因其與檔案局存檔的“3077號”土地證內容不一致,故不予確認。對被告當庭舉出的現場勘查記錄中確定的爭議山場范圍,因被告未根據其現場勘查記錄中記載的當事人雙方指認界線來確定,原告提出異議的理由成立,故不予確認。

  對原告出示的證據,除對江西省崇義縣豐州鄉豐州村界坑組出具的證明和所附的豐州林場山場位置圖以及原告自已勾繪的“安坪足下”山場位置圖不予確認外,其他證據予以確認。理由是:因被告及第三人對以上證明、山場位置圖提出異議的理由成立,故不予確認。其他證據因能體現本案當事人的山林權屬和行政機關對爭議山場權屬作出行政確認的具體行政行為等情況,故予以確認。

  本院依職權進行現場勘查,制作的現場勘查筆錄予以確認。理由是:本院的現場勘查筆錄中所確定的爭議山場范圍,是根據原告和第三人雙方在現場指認的爭議界線而確定的,且當事人雙方現場指認的爭議界線在被告的現場勘查筆錄中亦有記載,故被告及第三人認為本院現場勘查所確定的爭議山場范圍,包括了豐州林場林道(即:中心埂)到仔埂這塊原告在確權階段未提出爭議的范圍,其提出異議的理由不成立。

  根據以上采信的證據,本院對案件事實確認如下:

  原告集溪組與第三人譚莊組爭議的山場座落在江西省崇義縣境內,山場地名原告填證的為“安坪足下”,第三人填證的為“垅糠窩”,林相為竹林。原告與第三人爭議山場的四至為:東上破中心埂(即:豐州林場林道)下破垅,南破大埂至防火線,西省界防火線,北破垅。

  爭議的“垅糠窩(又稱安坪足下)”山場,原告及第三人均提供不出土地改革、合作化、四固定時期的權屬依據。“林業三定”期間,原告集溪組向汝城縣人民政府申領了“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該證第8欄的填證山座落為:“垅糠窩對門”,地名為:“安坪足下”,山地類別為:竹山,四至為:東上破中心埂下破垅,南抵防火線,西抵石勘防火線,北抵坑。第三人譚莊組也向汝城縣人民政府申領了“汝林集證第44號”集體山林所有證,該證第2欄的填證山座落為:“垅糠窩”,地名為:“垅糠窩”,山地類別為:竹山,四至為;東抵大節子山口破埂,南抵嶺頂,西抵破垅尾中心埂,北抵垅糠窩口。爭議雙方均提供有部分承包到戶經營管理本案爭議山場的證據,但均未能提供對爭議山場的認定書或協議書

  2004年,爭議山場因砍楠竹原告及第三人的承包農戶開始發生糾紛,2007年曾就此事訴至本院,本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該糾紛系林木林地權屬爭議,需由原發證的人民政府重新確權,遂建議本案第三人譚莊組村民郭長新、謝章來撤回起訴,并作出了準許撤回起訴的裁定。第三人譚莊組于2007年5月26日向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申請山林確權,被告受理后于同年6月6日召集爭議雙方本案的第三人及原告到爭議山場勘查現場,在確定爭議范圍過程中,第三人譚莊組指界的四至為:東抵豐州林場林道線,南抵嶺頂埂防火線,西抵防火線,北抵垅糠窩口(破垅)。原告集溪組指界的四至為:東抵下垅坑上中心埂,南抵防火線,西抵省際防火線,北抵垅坑。雙方指界的爭議山場四至實際屬于同一班線內,被告以“豐州林場林道(即中心埂)至仔埂之間這一塊山場原告未提出爭議,而將原告和第三人爭議山場的四至確定為:東抵下垅坑上至中心仔埂,南抵破大埂至防火線,西抵省界防火線,北抵破垅。其中被告確定的爭議山場東抵界線與原告、第三人現場指認的東抵爭議界線有出入,被告卻以其確定的爭議山場四至界線作出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

  本院認為,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在對原告集溪組與第三人譚莊組爭議的“垅糠窩(又名安坪足下)”山場確權過程中,其確定的爭議山場四至范圍東抵界線與原告和第三人現場指認的東抵界線有出入,被告卻以其確定的爭議山場四至界線作出“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其據以作出處理決定所確定的爭議山場四至界線存在瑕疵。被告雖然以原告集溪組自認了“豐州林場林道(即中心埂)至仔埂之間”這一塊山場原告未提出爭議,但原告在現場勘查中指認的爭議山場四至界線卻與之相矛盾;另原告在2007年6月25日的相關報告中也只是承認譚莊組農戶(謝朝根)實際承包管理的山場與原告山場交界,并沒有承認第三人的集體所有權。綜上所述,被告據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主要證據不足,故對被告和第三人要求維持“汝政決(2007)3號”處理決定和“汝政函(2008)60號”更正處理決定書附圖通知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對原告要求撤銷上述處理決定和更正附圖通知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但對原告提出的要求本院維持其“汝林集證第41號”集體山林所有證第8欄填證山場權屬的請求,因有爭議的所有權證依法應由原發證的人民政府負責處理,不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故本院對其請求不予采納。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一目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以及參照《湖南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五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被告汝城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和“汝政函(2008)60號”《關于更正汝政決(2007)3號林木林地權屬處理決定書附件位置圖的通知》,限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重新作出處理決定。

  二、駁回原告汝城縣集龍鄉譚集村集溪組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五十元,由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劉 文 勝

  審 判 員 黃 方 亮

  人民陪審員 何 儉 松

  二OO九年八月七日

  代書記員 蔣 柏 梅

  附判決引用的法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起訴被告不作為理由不能成立的;

  (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符合合理性問題的;

  (三)被訴具體行政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變化需要變更或者廢止的;

  (四)其他應當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情形。

  《湖南省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

  第五條:“林業三定”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核發的山林權屬證書所確認的林木、林地權屬,應予維護,不得擅自變更。確有錯誤且權屬仍有爭議的,由發證的人民政府負責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楊虞嬌

楊虞嬌

執業證號:

13608201811068518

江西五云律師事務所

簡介:

曾就職于法院系統,熟悉審判流程及技巧,做過大量案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楊虞嬌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洛阳市| 资溪县| 南昌县| 皮山县| 莫力| 金山区| 杨浦区| 诸暨市| 泰和县| 孙吴县| 巴彦县| 陇川县| 南部县| 玉龙| 纳雍县| 丰台区| 宝坻区| 石首市| 民乐县| 淮南市| 秦皇岛市| 华安县| 白城市| 香格里拉县| 曲阳县| 隆子县| 武穴市| 随州市| 富阳市| 浪卡子县| 青田县| 安宁市| 瑞安市| 六安市| 开封市| 荣成市| 汤原县| 屏东市| 洛扎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