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斯-布希公司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行政糾紛案一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5)一中行初字第958號
????
???? 原告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H,INCORPORATED),住所地美國密蘇里州63118圣路易斯市布希廣場。
???? 法定代表人約瑟夫.F.杰迪卡(Joseph F.Jedlicka),
法律事務副總裁。
???? 委托代理人俞建揚,北京市柳沈
律師事務所律師。
???? 委托代理人楊凱,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律師。
???? 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東路8號。
???? 法定代表人侯林,主任。
???? 委托代理人劉國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干部。
???? 委托代理人史新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干部。
???? 第三人布維斯布德偉國家股份有限公司(另譯為布杰約維采公司)(National Corporation, Budweiser Budvar, Entreprise National),住所地捷克共和國布杰約維采,卡洛林娜.斯維特拉大街4號。
???? 法定代表人伊日.鮑塞克(Jiri Bocek),常務董事。
???? 委托代理人黃鶯,女,1970年3月8日出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職員,住北京市海淀區知春里豪景佳苑3樓1502號。
???? 委托代理人霍愛民,男,漢族,1968年3月3日出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職員,住北京市宣武區槐柏樹后街18號。
???? 原告安海斯-布希公司不服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于2005年7月6日作出的商評字[2005]第1929號《關于第1299354號“Budejovicky Budvar及圖”商標異議裁定書》(簡稱第1929號裁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5年9月1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布維斯布德偉國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布維斯布德偉公司)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6年6月7日公開
開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原告安海斯-布希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俞建揚、楊凱,被告商標評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劉國棟、史新章,第三人布維斯布德偉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黃鶯、霍愛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第1929號裁定系商標評審委員會針對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注冊人為布維斯布德偉公司的第1299354號“Budejovicky Budver及圖”商標(簡稱被異議商標)提出的異議復審申請作出的。商標評審委員會在該裁定中認定:一、被異議商標由“Budejovicky Budvar”及圖形組合而成,與安海斯-布希公司的第144010號“BUDWEISER”商標和第144008號“BUD”商標(簡稱引證商標)相比較,在字母構成、字體及排列方式上差別較大,發音不同,加之被異議商標除字母外還包含有圖形部分,使得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的整體視覺效果區別更加明顯。在含義上,被異議商標來源于捷克語,引證商標“BUDWEISER”無中文含義、“BUD”的中文含義為“芽、苞、花蕾”。由于中國的普通消費者對于捷克語認知能力較低,一般情況下不會將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在含義上進行比較,故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在含義上不相近似。安海斯-布希公司所提交的調查機構在中國內地、中國
臺灣、中國
香港及韓國進行調查的問卷和分析報告,由于其調查對象數量較少,加之該調查機構為其單方委托,因此,其證明力較弱,尚不足以證明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在普通消費者以一般注意力進行觀察時將產生混淆誤認。因此,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未構成使用在相同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二、被異議商標“Budejovicky”的捷克語含義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很生僻,“Budvar”則為無明確中文含義的單詞,被異議商標指定使用在啤酒商品上,并未構成對指定使用商品功能、特點等方面的直接描述,不屬于商標法第十一條所指的缺乏顯著性的商標。三、由于本案爭議焦點為在相同類似商品上引證商標與被異議商標是否構成近似商標,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簡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一款適用于對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提供保護,第十三條第二款適用于對已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在不相同或不相類似商品上提供保護,因此本案事實與現行商標法第十三條的適用條件不符,安海斯-布希公司的該項主張缺乏事實依據。四、安海斯-布希公司以《巴黎公約》第八條、現行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為其異議復審的法律依據之一。《巴黎公約》第八條對“廠商名稱”的保護體現在我國現行商標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之中,現行商標法第三十一條所指對他人在先權利的“損害”,應以存在導致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的可能性為前提,在本案中,被異議商標與安海斯-布希公司的企業名稱區別明顯,不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進而也無從提及會損害安海斯-布希公司的“在先權利”。五、安海斯-布希公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為其異議復審的法律依據之一。布維斯布德偉公司的行為是否應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屬于本商標評審案件的審理范圍,商標評審委員會對其主張不予認可。綜上,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第1929號裁定,對被異議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 原告安海斯-布希公司不服第1929號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訴稱: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不構成近似是錯誤的。首先,雖然被異議商標中包含圖形部分,但是該圖形是作為背景出現的,比較模糊因而顯著性較弱,而被異議商標中的文字“Budejovicky Budvar”在被異議商標中比較醒目突出,應為該商標的顯著部分。其次,雖然被異議商標中的“Budejovicky Budvar”與引證商標在讀音、構成和含義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但是,中國普通消費者對外文的認知能力較低,通常不會從含義上或讀音上對較長的外文商標進行準確的記憶,而一般只會記得該外文商標頭一個或頭幾個字母。因此,消費者對百威啤酒對應的外文商標“BUDWEISER”的記憶很有可能是“BUD……”或“BUD什么什么”,因而“BUD”應當是引證商標中最能為消費者所銘記的顯著部分,這也正是安海斯-布希公司廣泛注冊和宣傳“BUD”的原因。由于引證商標已在中國消費者中形成了在先記憶,在對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主要部分隔離比對時,中國消費者極有可能將包含有兩個“BUD”的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混淆。如果有部分中國消費者進而想弄清使用被異議商標的啤酒的生產商或產地時,他們必然會注意到布維斯布德偉公司企業名稱中出現的“BUDWEISER”文字,這樣就更加容易使消費者確信被異議商標有可能是“BUDWEISER”和“BUD”的系列商標,或安海斯-布希公司與布維斯布德偉公司之間存有某種內在的聯系,進而對產品的產源發生誤認。再次,“BUDWEISER”和“BUD”商標經過安海斯-布希公司的長期宣傳,廣泛注冊和銷售,已在中國啤酒行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成為了中國馳名商標。而對馳名商標的擴大保護更應體現在商標近似的判斷以及混淆可能性的判斷上,即被異議商標中有部分與請求保護的馳名商標的主要部分相同或近似,在市場上存在一定的誤導消費者的可能性時,該被異議商標就應被禁止注冊和使用。最后,調查機關對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是否會產生誤認進行了調查,證明各地區均有部分普通消費者對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產生了混淆和誤認,特別是布維斯布德偉公司企業名稱中包含的“BUDWEISER”文字,使得消費者對其產品的產源產生誤認,從而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綜上,安海斯-布希公司請求人民法院
撤銷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第1929號裁定,并依據修改前的商標法第十七條之規定,不予核準被異議商標注冊。
???? 被告商標評審委員會在書面答辯中除堅持其在第1929號裁定中的評審意見外,針對安海斯-布希公司的起訴進一步辯稱:首先,雖然在先商標的知名度是判斷商標近似性時考慮的因素之一,但在具體判定是否構成近似商標時仍應從商標的字形、讀音、含義以及整體結構等方面進行判斷,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在發音、字母構成、字體以及排列方式上差別較大,使得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整體視覺效果區別明顯,因此,無論引證商標是否有知名度均不能將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判定為近似商標。其次,對于安海斯-布希公司所做的調查,由于調查對象較少,加之調查機構為安海斯-布希公司單方委托,故調查報告的證明力較弱,該證據不足以證明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在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進行觀察時將產生混淆和誤認。綜上,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第1929號裁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請求人民法院維持第1929號裁定。
???? 第三人布維斯布德偉公司述稱: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為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在字母構成、字體、排列方式、含義、呼叫和整體外觀等方面均有明顯差別,不構成使用在相同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是符合事實的正確判定。二、安海斯-布希公司單方委托調查機構所做的調查,樣本量小,調查設計和實施存在缺陷,公證報告已證明“一些數據計算基數核對不清,核對工作中止”,隨附用以證明調查的錄音磁帶與所聲稱的啤酒名牌認知調查毫無聯系。故該調查報告無證明力,不足采信。綜上,布維斯布德偉公司同意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第1929號裁定,請求人民法院維持該裁定。
???? 本院經審理查明:
???? 安海斯-布希公司于1974年4月25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簡稱商標局)申請“BUDWEISER”商標(引證商標之一,見本判決附圖1),經商標局核準后注冊,核定使用的商品為啤酒,專用權期限至2011年1月29日,注冊號為第144010號。1979年4月25日,安海斯-布希公司向商標局申請“BUD”商標(引證商標之一,見本判決附圖2),經商標局核準后注冊,核定使用的商品為啤酒,專用權期限至2011年1月29日,注冊號為第144008號。
???? 布維斯布德偉公司于1997年8月26日向商標局申請被異議商標(見本判決附圖3),指定使用在啤酒商品上,商標局予以初步審定并公告。
???? 1999年7月27日安海斯-布希公司對被異議商標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商標局認為,被異議商標由“Budejovicky Budvar”及圖形兩部分組成,引證商標為“BUDWEISER”和“BUD”。被異議商標文字由十六個字母組成,與引證商標在字母構成上有較大區別,異議雙方的商標不僅讀音不同,而且外觀差異明顯,不構成近似,不會導致消費者混淆。故安海斯-布希公司所提異議理由不成立。據此,商標局做出(2001)商標異字第386號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注冊。
???? 上述裁定做出后,安海斯-布希公司不服,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異議復審。在異議復審過程中,安海斯-布希公司提交了證據,其中包括一份啤酒包裝在中國市場的認知情況的調查報告。該證據顯示,有關調查系北京精誠興信息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精誠興公司)采用隨機調查方式完成,精誠興公司的訪問員根據調查問卷向北京市、
上海市、
廣州市三地共900名被訪問者提出問題,并記錄答案,并由公證人員確認問卷,制作工作記錄,后公證人員對精誠興公司提供的《啤酒包裝調查分析報告》的“結論”項下的第(三)項、第(四)項結果進行計算、核對,制作了工作記錄。2002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市公證處出具(2002)京證經字第12617號
公證書。《啤酒包裝調查分析報告》的結論為:1、被訪問者對“Budejovicky Budvar”商標認識模糊;2、“Budejovicky Budvar”商標與“BUDWEISER”商標已經造成混淆。
???? 在異議復審程序中,安海斯-布希公司和布維斯布德偉公司均認可“Budejovicky”出自捷克語。
???? 上述事實,有被異議商標檔案,兩引證商標檔案,(2001)商標異字第386號裁定,《啤酒包裝調查分析報告》,(2002)京證經字第12617號公證書,第1929號裁定,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結合安海斯-布希公司起訴所涉及的理由,本案的核心問題在于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是否屬于在同一種商品上的相同或者近似商標。判定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近似與否應當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準,從商標的字形、讀音、含義等是否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發生混淆為標準。
???? 結合本案而言,比較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鑒于被異議商標由文字和圖形組成,但其文字部分對于識別該商標起到了主要作用,故在同引證商標進行近似性判斷時,應當主要對比兩者的文字部分。從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的外在表現形式看,被異議商標文字部分由兩個單詞上下排列構成,兩引證商標均僅由一個單詞構成,且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在拼寫、構成單詞的字母數量以及字形上有較大差別;從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的讀音看,被異議商標是源自捷克語,即使在消費者認為其是英語的情況下,亦很難讀出這兩個單詞,故在讀音上,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的差異也是明顯的。從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的含義來看,即使在消費者認為被異議商標是英語的情況下,由于英語中沒有“Budejovicky”這一單詞,而引證商標中的“BUDWEISER”也沒有確切含義,故消費者不會從含義上認知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進而不會在含義上將兩者進行比較。綜上,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在字形、讀音、含義等方面的差異是明顯的,加之被異議商標還有其圖形部分,故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不易被消費者所混淆。
???? 針對安海斯-布希公司的起訴理由,第一,“Budejovicky Budvar”和“BUDWEISER”均為拼寫較為復雜的外文單詞,在對它們的讀音、含義無法準確把握的情況下,兩者的字形給予消費者的印象更為突出。盡管,兩者的前三個字母均為“bud”,但是兩者在單詞個數、拼寫、排列、字體等方面的差異,仍然可以使消費者予以區分,不致造成混淆。引證商標中的“BUD”拼寫較為簡單,讀音和含義確定,與被異議商標相比,差別更為明顯。第二,鑒于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的核定使用商品均為啤酒,故被異議商標是否應予核準注冊,主要看其是否會與引證商標構成近似。在消費者可以區分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的情況下,引證商標的知名度在進行近似性判斷時不會產生特殊的影響,因此,安海斯-布希公司主張引證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對本案中的近似性判斷無實質影響。第三,精誠興公司進行的調查系由安海斯-布希公司單方委托完成,在問題的設置、順序安排等方面僅體現了安海斯-布希公司的意志,客觀性不能保證。因此,商標評審委員會對該調查報告的認定是適當的。第四,布維斯布德偉公司的名稱中含有“Budweiser”與判斷被異議商標和引證商標是否相近似沒有關系,不屬于本案的審理范圍。
???? 綜上,安海斯-布希公司的起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第1929號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本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 維持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商評字[2005]第1929號《關于第1299354號“Budejovicky Budvar及圖”商標異議裁定書》。
????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安海斯-布希公司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安海斯-布希公司和第三人布維斯布德偉國家股份有限公司可在本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及副本,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黃樓支行,戶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44537-48),上訴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 審 判 長 儀 軍
???? 代理審判員 周云川
???? 人民陪審員 李 渤
????
????
???? 二 O O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日
????
????
???? 書 記 員 牛 捷
????